忠县竹笋

忠县产竹历史悠久,竹类植物在全县各地均有分布。据资源调查,忠县共有竹类植物8属16种(包括引种4属8种)。至2017年,全县有竹林11733.33公顷,引种笋竹品种8个,以雷竹、高节竹居多。全县竹投产面积5533.33公顷,年产竹笋3.13万吨,年产笋竹种苗65万余株,实现综合产值1.30亿元。
产 地 环 境
忠县境内低山起伏,溪河纵横交错,其地貌由金华山、方斗山、猫耳山三个背斜和其间的拔山、忠州两个向斜构成,属典型的丘陵地貌。浩荡长江穿流而过,流经88公里,汇合溪河28条。地处暖湿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降雨量1200毫米,相对湿度80%,适宜竹类植物生长。

2015年,忠县农业委员会对全县农业土地环境进行统一检测,笋竹种植基地的空气环境质量符合国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1988)的规定。2015—2017年,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抽样检测:忠县笋竹种植产地环境(土壤、水源)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的相关要求。
品 种 分 布
2014年,忠县林业局与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协作,开展忠县主要竹种资源调查,初步确认忠县共有竹类植物8属16种(包括引种4属8种),竹类植物在全县各地均有分布。调查的19个乡镇中,都有野生状态的竹种。慈竹遍布全县各地,形成各自的适生范围。

忠县共有乡土竹种5属9种,面积4613.13公顷,占全县竹林总面积的44%。在乡土竹种中,慈竹面积最大最广,为3018.47公顷,其中乌杨面积为562.47公顷,汝溪、白石、任家、三汇、黄金等地,面积均在133.33公顷以上。全县白夹竹面积817.06公顷,主要在新生镇的天池林场和石子乡的石子林场成片分布,约占该竹种总面积的63%。全县寿竹面积1718.13公顷,县范围内分布比较广泛。水竹和楠竹面积较少。除此之外,还有少量毛金竹、具耳箬竹、斑苦竹和刺黑竹零星分布。

历 史 渊 源
忠县境内盛产竹,且历史悠久。据《新唐书》(卷四十·志第三十三·地理四·山南道)载:忠州南宾郡,土贡文刀(即竹制裁纸刀具)。《太平寰宇记》一百四十八卷《山南东道八》《清史稿》志四十四·地理十六·四川等志书均有记载。据清道光《忠州直隶州志·物产志》载:“斑竹,色青无斑,大可盈握,即笙竹。又一种,青质而黑斑,人谓之;花竹,又名湘妃竹、黑竹;水竹,小而劲;慈竹,即子母竹,生不离本,又谓之义竹,笋极鲜美;观音竹,即凤尾竹,高尺余,细叶萧疏,可供盆玩;实竹,中空线,可为鼓柄,呼为凤尾竹;琴丝竹,叶如实竹,起纹如丝,黄白相间;箬竹,叶可造篷笠;邛竹,叶长而劲,节翘起如车轮,可作杖”。

民国《忠县志·物产志》载有慈竹、斑竹、楼梯竹、刺竹、白浆竹、棕竹、琴丝竹、金竹、黑竹、水竹、淡竹、观音竹、实竹、箬竹及罗汉竹等16种,以慈竹、白竹、斑竹最多。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县府调查,新生乡一带有白夹竹280公顷,年采42万捆,多用作造纸原料。年产土纸2万千克,产竹麻3万千克。
1951年,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对望水乡两河村和望水村的竹山进行勘测,两河村有竹山面积634.87公顷。其中收归国有的面积489.67公顷。1952—1953年,省、地林业站到忠县勘察望水、石子两乡的白夹竹,两乡时有成片白夹竹面积471.93公顷。其中望水有370.73公顷。1978年以后,竹林有所发展,全县农舍周围、溪河两岸均有竹林。

产 业 发 展
2008年11月,从浙江临安引入雷竹、高节竹等竹种,在白石镇望岩村进行试验种植。2008—2009年,分别在忠州、乌杨、新生、石黄、汝溪等乡镇建立雷竹、高节竹苗圃33.33公顷,建成绿竹苗圃20公顷,完成竹材基地建设1666.67公顷。
至2015年,共新建以雷竹、高节竹为主的笋竹基地6866.67公顷,年产鲜竹笋1.2万吨,产值1亿元,初步形成以白石镇为核心,马灌、乌杨、汝溪4镇为中心,任家、新生、善广、黄金、三汇5乡镇为节点的“一核三心多点”发展格局。全县已培育笋竹龙头企业11家,其中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的1家,流转土地自建的5家,产加销综合性企业7家。发展股份制专业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8个。加工企业有白石镇万吨笋竹加工厂,年加工鲜竹笋能力1.2万吨。

全县有竹产品加工厂6家。笋竹基地涵盖善广、任家、乌杨、洋渡、磨子、石宝、涂井、汝溪、野鹤、金声、官坝、黄金等19个乡镇,形成以笋竹龙头企业为骨干,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家庭农场为特色的继柑橘产业后第二大农业主导产业。
特 色 产 品
“向幺妹”牌竹笋
忠县“向幺妹”牌竹笋,滋味鲜美,富含有19种氨基酸(包括维持人体健康的8种必需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向幺妹”牌竹笋建有竹笋加工厂房1500平方米,成套竹笋加工定型设施设备16台套,以及竹笋产品冻库800立方米、竹笋产品质量理化指标检验室20多平方米。
该产品以25—30厘米的鲜笋为原料,通过去壳、剔选分级(分离出品种类别)、清洗、切丝(片)、杀青、压榨整形、上架烘干、分类包装等工艺制取,成品颜色鲜黄、肉厚脆嫩,清香可口。
“巴扎营”牌鲜笋
“巴扎营”有机鲜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丰富。不加任何防腐剂。
2015年建设巴曼净笋加工厂房约200平方米,年加工量500吨。该产品原料选择海拔600米以上日照充足的高山有机鲜笋,笋质鲜嫩、出土5厘米左右,采摘后马上进行工艺加工流程。整个生产环节工作人员都处在无菌生产车间操作。调配中除加食用盐外不加任何添加剂,确保此笋原味、生态、有机。
荣 誉 认 证
2012年,“向幺妹”牌系列食品竹笋通过商标注册,包括鲜竹笋、火锅笋、嫩笋尖、野竹笋、笋片和玉兰片6个商品品种。2015年注册“巴扎营”商标,2016年成功申请有机产品认证。同年,忠县“半城”牌野生笋干经重庆市食品生产许可审查专家组评审后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同年,“向幺妹”牌系列食品竹笋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注册中国域名“中国有机竹笋”。2017年,“向幺妹”牌系列产品被评为“重庆名牌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