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罗田大米

“罗田大米”产于重庆市万州区南部高山区域的罗田镇,该镇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就开始了大规模种植。罗田大米具有天然的色泽美、食口性好、无污染、无杂质、其味香纯等特点。2011年,万州罗田大米获第十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优质产品”称号。同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米质达国标优质1级,民间素有“贡米”之说,其产地素称“鱼米之乡”。
产品特点
罗田大米的生长期达180天以上,能充分吸收土壤精华,因此谷粒饱满,味道甜美。外观阴色透明,心腹白较少,有清香味,蒸煮后米饭油亮,米粒膨胀均匀,味浓郁香,口感柔软有弹性;从内在品质看,罗田大米的垩白粒率≤10%,垩白度≤1%,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22%;从安全要求角度看,罗田大米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大米》(NY/T5115-2008)《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00)的要求。
产地环境
万州区罗田镇位于重庆市东南部边缘,万州区城南部边陲,距万州主城86公里,东靠齐耀山与湖北利川市谋道镇,南与利川市建南镇接壤,西与走马镇,北与龙驹镇相邻。全镇辖区面积81.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800—1200米。综合条件十分优越,属于典型的南方高山气候生态环境,水稻生长期间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大。该地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年均气温15.8℃,极端最高气温为39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5.3度,年均日照数1484.4小时,年均降水量1243毫米;土壤以中性为主,紫色土,深厚肥沃,通透性能好,pH值为5.5~7,有机质含量1.2~2%,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非常适宜优质水稻的栽培和生长。万州罗田大米地域保护范围位于北纬30°29′—30°35′,东经108°32′—108°37′。同时,境内有长江水源的磨刀溪河,总水域面积为4247亩。
历史渊源
万州罗田大米栽培历史悠久,西汉即有大规模种植。据清朝乾隆年《万县志》记载:“万州罗田古镇出好米,其米粒青如玉、晶莹剔透、味浓米香……”。长期以来,产区的稻农有种植大米的习惯,群众有着浓厚的稻米情结。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该地历来是川鄂两地的边贸商品交易的集散地,楚文化和巴文化的交融点,因此民族特色浓郁,历史文化深厚。
万州罗田大米是该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千家万户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主要来源。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当地政府不断引进、研究、筛选出优质稻新品种,开始推广杂交水稻,产量、品质成直线上升。
万州罗田大米经历了由过去农家自食向商品粮转化,由零星分布种植向成片大规模商品化生产转化的过程,现已呈现出发展规模大、品质高、效益好的良好格局。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把万州罗田大米产业发展作为立镇之本,通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资金、人员、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专题研究部署了打造“万州罗田大米”产业发展工作,强力推进“万州罗田大米”的品牌建设,并制定了万州罗田大米“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
荣誉认证
2011年,万州罗田大米获第十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优质产品”称号。同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新闻人物
2015年12月16日,重庆市万州区罗田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发起人向友荣做客央视《奋斗》栏目,讲诉了他与罗田大米的故事。
向友荣一个地地道道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年少的向友荣曾经在北京西郊机场当了6年的空军,正是在部队的那几年练就了他“执着、坚强、不言放弃”的军人精神。
早些年间,家庭婚姻的剧变让他一夜之间一无所有。面对妻子的离开、家庭的破碎、自己的一无所有,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时候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她的出现让向友荣重新燃起了斗志,回到自己的家乡研究种植罗田大米。他摆脱传统大米的种植技术,研究新型的机械化“五改一增”综合技术。2018年专业合作社已拥有了1000多户的社员,注册的优质水稻品牌有“普济桥”和“山星”商标,以及“万州罗田大米”地理标识,并获得了中国第十届稻博会优质产品奖,全程实行科学种植、机械化耕作,改常规的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了“良种、良法、良制”的技术改良。2014年,成立了“重庆友融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重庆融田米业有限公司”,并投资600多万建起了一座目前最先进的现代化大米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