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农特产品

秀山白术

日期:2020-12-01

秀山白术是重庆市秀山县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秀山县地处武陵山腹地,四季分明、降水充沛,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白术种植地—水源村空气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气候适宜,白术个体大,含药量高,产品畅销国内各大中药材市场。



历 史 渊 源

1955年秀山县从浙江引种试验即获成功,后逐步扩大种植,20世纪70年代末,白术年产量曾达14535担,产值近200万元。经过60多年的栽培实践,秀山县广大山区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白术种植经验,生产中主要抓好合理轮作、土壤消毒、整地育苗、精细管理,收获加工等关键性技术环节。


品 质 特 性

白术是传统中药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健脾胃等。秀山白术根茎规则的肥厚团块,表面灰黄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殖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嚼之略带粘性。白术的根茎,性温,味甘、苦。临床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等症、水湿停留、痰饮、水肿、表虚自汗等症。具有抗菌抗炎、抗衰老等作用,对神经系统、消化道、子宫平滑肌也有一定作用,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产 地 环 境

秀山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为16.5℃,年平均降水量为1334.6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235.4小时,秀山县植物种类丰富,其中有14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木本植物,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86.3亿立方米。秀山县白术常年种植面积在2万亩左右,产量约2000余吨,白术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秀山县钟灵镇、孝溪乡、隘口镇、清溪场镇、雅江镇、梅江镇等地。


制 作 工 艺

白术制作方法较多,药用较多的有生白术和炒白术。生白术制作: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即可使用。炒白术制作:每100斤白术片,用麸皮约10斤,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待烟冒后,将生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有香气时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后即可使用。


栽 培 技 术

白术的种植一般选择地势高土壤干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秋季翻、整地,次年开春化冻后,结合作畦施入厩肥。播种期在4月下旬—5月下旬,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放温水中浸泡3—5分钟捞出,拌入适量沙子,把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稍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播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可浇水。在畦面上覆盖树叶或稻草,防止土壤中水分蒸发和板结,以利出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