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农特产品

黔江脆红李

日期:2020-06-30

黔江地处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区腹地,是渝、鄂、湘、黔四省的接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称,是渝东南中心城市,也是武陵山片区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丹兴厚土”古韵千年。东汉建安六年始置县,晋归黔阳,隋改石城,唐易黔江,迄今1800多年,巴楚文化交汇于此,土家苗汉共生共荣。“绿水青山”画卷如诗。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5%,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保持在350天左右,亩产万元立体农业百花齐放,获评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脆红李之乡、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

2002年,黔江把发展脆红李作为一项产业扶持项目,推广到农户家中去,逐步扩大种植。现在,脆红李已成为黔江农民脱贫增收的致富果。


种植环境

黔江的气候、土质条件适宜种植脆红李。脆红李为耐寒、耐旱、耐温植物,要求充足均匀的水分。黔江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境内气候具有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立体规律,是典型的山地气候,年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5.8℃,年平均降雨量1200.1—138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166.6小时,非常适合种植脆红李。同时,黔江的黄壤、黄棕壤、石灰岩土壤酸碱度、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适中,又能充分满足脆红李生长所需肥力及微量元素。

品质特点

黔江脆红李果实呈正圆形或近圆球形,果粒较小,平均单果重15—25克,最大单果重40克。果皮为紫红色,果肉黄色或偶带片状红色。果粉厚,呈灰白色,肉质脆,味甜。

黔江脆红李品质纯正、外表鲜红、皮薄肉多、青脆甘甜,且营养丰富、口感舒适,深受消费者青睐,已销往北京、湖南、四川、湖北、广东、重庆主城等地以及俄罗斯、越南等国家。2017年,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脆红李之乡”称号;2018年,黔江脆红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生产发展

黔江区农委、农学会引导广大农民在海拔700米左右的适宜区域,大面积种植脆红李,形成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2008年以来,黔江区科协牵头组织了628名科技人员,围绕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实施定片挂牌示范服务。在中塘乡脆红李集中培育示范基地,由9名科技人员挂牌服务,从育苗、栽植、田间管理、疏果、采摘等环节对果农进行培训指导,并自办300亩进行试验示范,取得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全区脆红李面积已达5万亩,覆盖30个街道、镇乡1万多农户,成为当地一大特色水果产业。

每年的8月初,黔江脆红李开始成熟,此时绵延起伏的山峦间,满山遍野的李子树会为大山穿上夺目的新装,成排的果树被一串串红得发紫的果实压弯了腰,圆圆的果实一颗挨着一颗,挂满枝头,饱满诱人,果香四溢,闻讯而来的水果商贩们云集,果园里随处可见的是村民们忙着采摘的身影,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