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农特产品

巫山魔芋

日期:2022-09-23

巫山魔芋,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代又称妖芋、花魔芋,巫山县特产,2011年6月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地理标志商标。







一、产地环境



巫山魔芋是生长在巫山县海拔350~1600米的山间多年生草本植物。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较少,雨量丰富,湿度较大,是魔芋栽培的最适宜区。

魔芋地下部分为球茎,根系较长,适宜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透气良好、有机质丰富的轻沙土壤中生长,土壤松厚肥沃是保证魔芋根系生长发育和块茎正常膨大的重要条件。魔芋品种适宜的pH为6.5~7.0,中性和微碱性的土壤也能种植魔芋。巫山县56%以上中山地域适宜巫山魔芋生长,巫山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农家房前屋后、背阴潮湿地块、沟两边适宜种植,多与玉米间作套种。海拔600~1000米骡坪镇观溪五里沟沿线、楚阳仙峰李湾沟沿线、平河庙堂河沿线等种植有成片巫山魔芋或生长巫山野生魔芋,官阳雪马五里坡林场边缘海拔1300 ~1500米区域,有1000余亩魔芋种繁殖基地。



二、历史渊源



魔芋栽培在中国始于2000多年前,巫山县也有2000多年的魔芋栽种历史。清光绪《巫山县志》载:“魔芋,模叶均乌色,根结实,大者如碗,小亦如杯,磨汁点以石灰即成腐,县人多以为馔”。历史上的灾荒季节,巫山县的深山农户靠熬玉米粥、吃炒“魔芋豆腐”度过灾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魔芋豆腐被装入筛子,当作礼物或“红白”喜事礼品。20世纪40—70年代,魔芋豆腐还被农村妇女用作做鞋糊布壳、棕壳的粘连物。


三、产品特点



魔芋地下块茎呈扁圆形,宛如大个儿荸荠,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钾、磷、硒等矿物质元素,还有人类需要的魔芋多糖,具有低热量、低脂肪和高纤维素的特点。从魔芋块茎中可提取魔芋多糖(又称魔芋葡甘露聚糖),由于具有吸水性、凝胶性、黏结性、低热可食的特性,在食品加工、日用化学、保健品生产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魔芋食品味道鲜美,口感宜人,但魔芋全株有毒,以块茎为最,中毒后舌、喉灼热,痒痛,肿大,民间用醋加姜汁少许,内服或含漱可以解救。因此魔芋食用前必须经磨粉、蒸煮、漂洗等加工过程脱毒。

据《本草纲目》记载,2000多年前,人们就用魔芋治病。魔芋含有16种氨基酸、10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丰富的食物纤维。



四、产业发展



1888—1982年,巫山县魔芋种植面积在1000~2000亩,年产鲜芋500吨,各乡(镇)、村都有种植,以自给自足为主,满足不发达的城镇市场需求。

1983年,用鲜芋加工成的芋角销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备受青睐,巫山县生产的芋角亦成畅销品。

1984年前后,巫山县抱龙镇、骡坪镇、官阳镇等涌现出10余户靠种植魔芋发家致富的“千元户”,全县出现一批魔芋专业村、专业户。酉阳铜鼓乡茅坝村种植魔芋395亩,总产量600吨,户平均魔芋单项收入465元,其中收入1000元以上者51户。

1985年,巫山县种植魔芋7300亩,鲜芋总产900多吨。1987年,日本魔芋专家组团至巫山骡坪魔芋基地考察,发现巫山魔芋品质比日本魔芋主产地群马县产的魔芋好,巫山魔芋因此取得了出口日本免检的资格。在此期间,官渡、笃坪、骡坪、庙宇、建平等地将发展魔芋生产作为脱贫致富的中药产业。1986—2000年,巫山县外贸公司在官阳雪马、骡坪仙峰等收购魔芋角,通过武汉市场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全县种植面积达7500亩。

2007年6月,巫山县成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科学技术部以“三峡库区魔芋种植加工综合配套技术集成推广应用”项目为依托,支持巫山县魔芋产业发展。

2009年1月,巫山魔芋产业发展作为十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年底发展到了1.1万亩。


2013年9月,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批36个“121”科技支撑示范工程集成、重庆特色农产品产业科技支撑示范工程,由巫山县新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施。2013年,巫山魔芋喜获丰收,种植面积1.63万亩,产量达3.5万吨,平均亩产2.2吨,魔芋种植户总产值1.6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16年后,巫山县魔芋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



五、质量特色



(一)感官特色

以魔芋块茎淀粉制作的雪魔芋豆腐,色棕黄,其形酷似多孔海绵,味道鲜美,饶有风味。

(二)理化指标

巫山魔芋含淀粉35%、蛋白质3%,人体所需的魔芋多糖(葡甘露聚糖)高达50%,以及多种维生素和钾、磷、硒等矿物质元素。

(三)安全要求达到《绿色食品  薯芋类蔬菜》(NY/T 1049—2015)、《绿色食品  魔芋及其制品》(NY/T 2981—2016)要求。



(摘编自《重庆市志·农特产品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