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农特产品

永川黄瓜山脆姜

日期:2022-08-23

黄瓜山脆姜,永川区的主要特色经济作物,全区种植面积达3000亩。

一、生物学特征

生姜属浅根性作物,地下茎即根茎,既是产品器官也是繁殖器官。种姜发芽出苗后,由茎基部膨大形成母姜。母姜块小节密,两侧着生的腋芽可萌发2~4株苗,为一次分枝,其基部膨大形成一次姜球,称作子姜,其上部出土后成为地上茎;子姜上的侧芽继续萌发出第二次分枝,又形成二次姜球,称作孙姜。如此继续,可发生多达5次以上的分枝和姜球,直到收获。

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水分要求较为严格,既不能干,又不能涝,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姜耐阴,不耐强光,在花荫下生长良好。一般在5月后需搭架用遮阳网膜遮阴;生姜以沙壤土栽培最好,黄瓜山脆姜多做埂子姜,为便于筑埂,用壤土或黏壤土栽植;姜对土壤酸碱性较为敏感,以pH5~7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姜亦是一种需肥量大的作物,栽培上要求具有较高的施肥水平,氮和钾对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


二、人文历史

已有100多年悠久历史的黄瓜山脆姜,种植于黄瓜山脉一带,基地主要分布在五间、吉安、仙龙、何埂及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受黄瓜山独特的气候、土壤环境的影响,生产出的仔姜具有含粗纤维少,入口姜味浓、脆、嫩、形状和色泽好的特点,近几年生产面积较大。2018年,黄瓜山脆姜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常年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是永川区地方特色蔬菜,也是黄瓜山特产的一张名片。2018年,黄瓜山脆姜积极申报了“永川十佳特色农产品”的认证。

三、品质特征

永川区黄瓜山脉独特的地貌、土壤类型和气候环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和独特的栽培管理使黄瓜山脆姜形成独特的品质特征,具有姜味浓、脆、嫩,纤维素含量低,色泽好的特点。

四、生态环境

永川区位于重庆西南部,长江上游北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较大的昼夜温差是形成黄瓜山脆姜独特口感和内在品质的主要因素。

黄瓜山地处永川南部,因山脉似黄瓜而得名;黄瓜山脉一带辖区包括南大街办事处、吉安、五间、仙龙、何埂等镇(街道),种植区域海拔在200~500米。壤土、黏壤土占80%以上,保水、保肥性好,适宜种植生姜作物。辖区内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沛,圣水湖、卫星湖自流灌溉,水资源没有受到污染,为黄瓜山脆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水资源环境。


五、产业发展

一是依托“黄瓜山脆姜”品牌效应,结合不断扩大的调味品加工产业需求市场,经济发展生姜产业,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二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及经济效益不断增加。黄瓜山脆姜常年种植面积5000亩,永川区种植规模3万亩。力争在3~5年内实现生姜产值突破10亿元。



(摘编自《重庆市志·农特产品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