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农特产品

城口太白贝母

日期:2022-09-08

太白贝母,城口县特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城口县独特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赋予贝母品质优良、药用功效好的特性。

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城口太白贝母有显著的润肺、化痰、止咳功效,可治肺热咳嗽、支气管炎、咳痰等症。


一、历史渊源

清代《城口厅志·物产志》即有种植尖贝母之记载。县人将贝母称为尖贝。虽品质优良、药效显著,然长期以来只小规模种植以供地方药用。2010年8月,广州药用集团技术质量管理部部长赖志坚,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卢其福、项目主任雷英菊等,到海拔1500米的城口县明中乡四合村,考察太白贝母的种源、种植情况。将城口确定为广药集团太白贝母基地县,投资建设GAP生产基地,成立潘高寿城口县药业公司。之后,重庆市中药材研究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西南大学也相继与城口县签订协议,重点培育太白贝母等中药材。

二、产地环境

太白贝母产地属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水源条件良好,生态环境优越,生物多样性典型。产地水系满足Ⅱ类以上标准。区域环境空气全年皆属优良天气,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富含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产地符合《川贝母生产技术规程》(DB51/T900—2009)要求。

三、品质特点

城口太白贝母呈扁球形或短柱形,直径≤2.5厘米;表面稍粗糙,白色或浅棕黄色,颜色均匀;外层鳞叶两瓣,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底部较平。味微苦。品质检测:水分11.0%~ 13.0%;总灰分3.0%~4.0%;浸出物19.0%~23.0%;按干燥品计算,以西贝母碱(C27H43NO3)计,为0.165%~0.185%。按照《川贝母生产技术规程》(DB51/T900—2009)生产,质量安全可靠。

四、生产情况

城口太白贝母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分布区在东安、岚天、北屏、左岚、双河、周溪、鸡鸣、厚坪8个镇(乡),核心区在高楠、咸宜、明通、蓼子、明中5个镇(乡),原生产地域面积200公顷,年产贝母(干)30吨。共有核心种源基地500亩,标准化基地3 000亩,野生抚育基地1万亩,产值3.5亿元。城口县以潘高寿川贝母应用技术平台和重庆三峡医药专科学校川贝母专家大院为科技依托,为城口太白贝母生产提供科研支持和技术培训,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五、专用标志

城口太白贝母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经农业农村部审查、批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城口太白贝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标注方法。



(摘编自《重庆市志·农特产品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