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农特产品

长寿柑橘

日期:2022-12-07

长寿柑橘,重庆市长寿区特产,包括长寿血橙、长寿春橘、长寿夏橙等,产区位于三峡库区。长寿血橙果色橙红、果肉紫红、脆嫩多汁、甜酸适口、香气浓郁;长寿春橘多汁、风味浓郁、酸甜适口;2010年,“长寿夏橙”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



一、品质特点


(一)长寿血橙


以塔罗科为主,原产于意大利,营养丰富,长期食用,可以补充人体营养、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肤色、温润补血、振奋情绪,是老幼皆宜、馈赠亲友之佳品。长寿血橙果实圆形或短椭圆形,单果重150克左右,果色橙红,较光滑;果肉色深,肉质细嫩化渣、多汁,香气浓郁,酸甜适口,近无核,品质上乘;果实次年1—2月成熟,耐储藏。



(二)长寿春橘


长寿春橘主要有W.默科特和春见2个品种。W.默科特树体及长势中庸,果实扁平,皮薄、光滑、橙红色,易剥皮,肉质细嫩化渣。果实在种植单一品种地区少核,混栽情况下多核。果肉橙色、多汁,风味浓。与其他橘类品种一样,易大小年结果。果实成熟期为2月,但挂树性能好。z由于该品种综合性状好,2003年,W.默科特开始引进长寿,种植表现丰产,品质佳。



春见果实呈高扁圆形,大小较均匀。果皮橙黄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油胞细密,较易剥皮。果肉橙色,肉质脆嫩、多汁、囊壁薄、极化渣,糖度高,风味浓郁,酸甜适口,无核,品质优。

(三)长寿夏橙


2010年,“长寿夏橙”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




二、种植历史


《长寿区农业志(1949—2006)》“大事记”记载,1971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引进路比血橙,为长寿县柑橘类增添一个新品种;第二章“多经作物”又载:“血橙,1971年中国柑橘研究所引进‘路比’优良品种数千株,在但渡公社五合大队和桃花溪公社马道大队和长寿湖渔场栽植。”这是长寿区种植血橙最早的记载。《长寿湖渔场大事记》1972年记载:“是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引进伏令夏橙6000余株,定植于同心、马鞍山和先锋;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缙云山园艺场,引进血橙2000余株,种植于团山堡和马鞍山。”


塔罗科血橙,1986年秋,引进长寿县回龙乡大坪村和响塘村试种并获得成功,这是塔罗科血橙首次引种到长寿。1997年,塔罗科血橙新系被评为重庆市优质农产品,并于当年秋季,被长寿狮子滩镇紫竹村果农引种到长寿,开始培育种苗,为塔罗科血橙新系引种长寿之始。2014年,长寿区小面积引种塔罗科血橙8号(晚熟血橙)。


长寿W.默科特,世界著名的晚熟优质杂柑,由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农业试验所从摩洛哥引入。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2001年通过“948”项目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布洛卡瓦苗圃引进脱毒接穗。2003年,W.默科特开始由重庆市恒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长寿。2004年8月,澳门恒河农业公司在长寿正式重庆市志·农特产品志启动鲜销柑橘基地6万亩项目。长寿有W.默科特杂柑6.6万亩,产量5.34吨,一度成为中国最大的杂柑集中种植基地。长寿春橘春见,源于日本静冈县果树试验场,2001年由中国柑橘研究所引进。2013年,长寿区部分农业企业开始引进新品种春见在长寿区种植,春见种植面积1.7万亩,产量0.8万吨。




三、生产发展

长寿自种植血橙以来,发展迅速,受长寿湖小气候影响,表现出了比周边区(县)更加优异的品质。2006年,长寿血橙种植面积为3620亩,总株数达21万株,结果树12万株,产量达2000吨。2013年,长寿血橙种植面积达1.72万亩,总株数76万株,当年新栽树7万株,结果树30.7万株,产量达11000吨。2014年,长寿血橙种植面积达4.82万亩,总株数213万株,结果树73万株,产量达29000吨。2015年,长寿塔血橙种植面积达5.43万亩,总株数213万株,结果109万株,产量49000吨。2016年,长寿血橙种植面积达5.73万亩,总株数224.7万株,结果136万株,产量5.1万吨。2017年,长寿血橙栽培面积达6.03万亩,总株数238.2万株,结果178万株,产量5.3万吨,塔罗科血橙及塔罗科血橙新系占95%以上,还有少量塔罗科血橙8号种植。


2011年,长寿区再次确定了晚熟柑橘发展的新目标,长寿境内主要区域布局W.默科特杂柑、晚熟脐橙、夏橙、血橙等,种植方式采取业主负责制、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企合作等多种模式。2018年,长寿晚熟柑橘种植面积达17.62万亩,年产鲜果13.68万吨,年产值3亿元以上,辐射带动近20万果农受益,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晚熟柑橘集中种植区和全国最大的标准化晚熟柑橘基地,长寿在中国果业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和突显。




四、分布区域

长寿柑橘是重庆市集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龙河、双龙等镇,对应的是国内高端市场和出口外销市场。




五、生态环境

(一)地貌地质


长寿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褶皱低山丘陵区、重庆腹心,৅长江而临主城。长寿区全境山区约占总面积的18%,深丘占35%,浅丘占42%,江湖水面占5%,海拔多在300米以上,低山一般海拔500~900米。


(二)气候条件


长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多伏夏,秋季多连绵阴雨,无霜期长,温差大,多雾少日照。常年平均气温17.6℃,最高20.4℃,最低16.7℃,绝大多数年份极端高温38℃,极端低温0℃。常年降水量116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常年无霜期360天,适宜柑橘生长。特别是受境内长寿湖、大洪湖和长江等大水体的作用,冬暖夏凉,春季气温回升与冬季降温缓慢的小区气候特点明显,最适宜晚熟柑橘种植。



(摘编自《重庆市志·农特产品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