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农特产品

武陵山茶油

日期:2022-08-16

茶油重庆武陵山区特产,其中“琥珀茶油”通过了SC食品生产许可、油茶籽有机认证,生产的“琥珀”牌茶油及系列产品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重庆名牌农产品”称号及全国有机产品金奖。

一、历史渊源

相传在元末,朱元璋被陈友谅的军队追杀到建昌(今江西苑溪村)的一片油茶林,正在油茶林中采摘的老农急中生智,把朱元璋装扮成采摘油茶果的农夫,使他幸免一劫。朱元璋亲切地称老农为救命“老表”。老表见朱元璋遍体是伤,就用茶油帮他涂上。不几天朱元璋就觉得身上伤口愈合、红肿渐消,于是他高兴地称此油茶果是“上天赐给大地的人间奇果”。他在老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便秘的毛病也有了好转,得知这是每天吃茶油的缘故。从此。朱元璋与茶油结下了不解之缘。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将江西茶油定为皇宫御膳用油。

全球油茶籽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期,中国就开始栽种油茶,至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油茶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的天然无污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带,主要产区在中国的湖南、江西、广西、重庆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年,全国共有栽培面积约4500万亩,年产油茶籽100万吨,产油茶籽油27万吨。近十多年,茶油产业发展很快,2018年,中国油茶种植面积为6724亩左右,油茶籽产量达263万吨。茶油是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也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二、产地环境

茶油是油茶籽油的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

油茶分布在低纬度、低海拔的土层深厚的中低山丘陵地区。以酉阳、彭水、秀山为主的渝东南油茶产业优势集聚区,山区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夏凉冬冷,雨量适中,生态环境良好。海拔800~1000米,年平均温度为14℃~21℃,积温为4250℃~7000℃,年降水量17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2%,土壤pH5~6.5,十分适合油茶的生长。

三、产业发展

我国油茶主产区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 重庆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42个县(市、 区)。其中,湖南是茶油产量所占份额最高的省份。重庆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适宜油茶生长。

油茶作为重庆优良的乡土树种,油茶产业是重庆启动较早,也是初见成效的木本油料产业之一。2008年,国家启动发展油茶产业,重庆即被列为14个重点发展省份之一。2010年以来,重庆结合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造林补贴试点等重点工程项目,在酉阳、彭水、秀山、梁平、忠县、石柱、涪陵等重点区(县)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取得了初步成效。2016年,全市油茶林基地面积达54万亩,试花挂果的面积达13.17万亩,油茶籽产量达4675.8吨,茶油生产能力达2500吨、产量1082.2吨,总产值1.28亿元。

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企业、造林大户、专业合作社达上百家,农户12万余户。初步建立了以渝东南彭水、酉阳和秀山为中心的油茶产业基地和茶油加工厂,创立了“琥珀”“福道”“英棋”“苗嫂”等茶油品牌,其中以“琥珀茶油”产量最大。重庆市油茶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正逐渐成为山区人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重庆油茶产业发展受到重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5年,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5〕172号),明确了重庆市木本油料的发展重点及目标。2016年,油茶等木本油料作为重庆8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项目之一,被纳入重庆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6年、2017年共落实市级资金6 520万元,推进重庆市油茶高产示范园建设。


四、品质特征

山茶油提炼自野生木本油科植物果实,是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之一。中国茶油的食疗双重功能优于橄榄油,除了2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油脂特性、营养成分相似外,茶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苷(即茶皂苷,或称茶皂素)。茶油的高贵品质符合人们崇尚自然的心理、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为当今食用油中的精品。在渝东南武陵山区,有大量野生油茶树,当地人习惯每年采果榨油。油茶树生长在环境优良的山区,种植过程中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其种子压榨出的茶油是纯天然的木本食用植物油,其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97%,比橄榄油还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以前,当地榨油坊多采用传统的土法榨油,即将茶果脱壳,直接榨成粗加工产品,不仅杂质多、气味重,许多指标不符合现代食用油标准。重庆琥珀茶油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生产的茶油,则采用现代化全封闭低温压榨、纯物理精炼和无菌灌装生产线,在传承古法榨油精髓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加工技术,对茶果进行物理压榨、多层过滤,并建立“可追溯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的茶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



(摘编自《重庆市志·农特产品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