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纪念地——桂园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人由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谈。为了中共代表在谈判期间工作方便, 国民党谈判代表张治中将军主动让出了自己在城区的公馆——桂园,用作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谈判期间的会客和休息场所。毛泽东来重庆参加和谈的消息迅速在山城传播开来,为抗战胜利后在全国实现和平、民主建国带来了新的希望。社会各界和中外友好人士都十分高兴,纷纷涌向桂园。一时间,桂园成了中外记者与舆论关注的焦点。
8月31日下午,毛泽东在王若飞、徐冰、王炳南的陪同下与中国民主革命同盟领导人王昆仑、屈武、侯外庐等人在桂园进行了会谈。会谈中大家十分关心毛泽东在重庆的安全,讨论了国共和谈等问题。毛泽东认真地听着大家的发言,并不时插话和大家互动,会场气氛十分融洽。讨论中大家对和谈能否成功,能否实现和平民主建国表示担心,毛泽东信心十足地对大家说:“人家既然三次电报邀请,我们当然要来,来了就谈。中国打了十年内战,又有八年的抗战,现在是国家和民族都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了,我们共产党是抱着和平的诚意而来的。所以,只要双方都抱有和平愿望,相信我这次来是能够取得结果的!”
接着,毛泽东又对如何实现和平、民主、团结及搞好统一战线等问 题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在长达数小时的谈话中,毛泽东始终兴致不减,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后,毛泽东盛赞了中国民主革命同盟为推进统一 战线工作所作的贡献。会谈结束时毛泽东风趣地对大家说:“我们共产 党讲求‘和为贵’,按照当前的情形,我看, 国共两党结婚没有问题!”侯外庐忙插话道:“就怕老头子和青年难成姻缘!”毛泽东幽默地答道: “不行的话,可以刮胡子嘛!”引得大家一阵哄堂大笑。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在桂园客厅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纪念地——桂园
9月11日晚,毛泽东在桂园设宴招待中国民主同盟负责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人,向他们通报国共谈判的进展情况,并征询了他们对国共谈判的建议和意见。
毛泽东还十分注重与中间党派、中间人士及工商实业界人士的沟通与团结。在桂园他还会见了民社党领导人蒋匀田、青年党领导人左舜生以及重庆工商实业界的代表人士等,争取他们站在全国人民一边,共同为和平谈判取得成功而努力。此外,毛泽东还在桂园开展了广泛的对外交往活动,在这里毛泽东会见了韩国临时政府首脑金九等人,举行茶话会招待英国援华会负责人薛穆夫妇、美国联合援华会以及公谊救护队、英国红十字会 、世界学生救济委员会、国际救济委员会等代表,对他们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希望他们在中国人民未来的建设事业中继续给予援助。
毛泽东、周恩来在桂园接待了许多来访者。虽然,这些客人的来意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对战后中国的和平、民主前途寄予期望。小小的桂园不仅是国共两党高层会晤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共开展广泛统战工作的重要阵地。在与各阶层人士的会晤与交谈中,毛泽东把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为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的政治主张, 释义为社会大多数阶层所接受的“和为贵”,使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拥护 。最终经过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国民党与中共在桂园签订了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在中国的上空出现了一缕和平的曙光。
桂园,不仅见证了毛泽东的胆识与担当,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建国所作的艰苦努力。 同时,也因见证了重庆谈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名扬海内外。重庆解放后,桂园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1977年被辟为重庆谈判纪念地,经修整后对外开放。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已成为重庆市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编《渝中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