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名】万州区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重要的公共基础地理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和对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地名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庆是一座人文荟萃、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历程、特殊的地理区位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孕育成就了重庆独特的地名文化特征,“红岩魂”薪火相传,“长嘉汇”源远流长,“三峡魂”雄阔壮美,“武陵风”绚丽多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地名文化资源。
万州区
万州区,市辖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东邻云阳县,南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湖北省利川市,西连梁平县、忠县,北接开县、四川省开江县。全区面积3457平方千米,人口172.6万,下辖沙河街道、钟鼓楼街道、周家坝街道、高笋塘街道、太白街道、牌楼街道、双河口街道、五桥街道、百安坝街道、陈家坝街道、龙都街道共11个街道,天城镇、熊家镇、小周镇、高梁镇、李河镇、分水镇、余家镇、后山镇、弹子镇、高峰镇、龙沙镇、响水镇、武陵镇、瀼渡镇、长岭镇、新田镇、新乡镇、龙驹镇、白土镇、长滩镇、走马镇、罗田镇、太安镇、白羊镇、太龙镇、大周镇、孙家镇、甘宁镇、郭村镇共29个镇,铁峰乡、九池乡、柱山乡、茨竹乡、溪口乡、梨树乡、普子乡地宝土家族乡、燕山乡、长坪乡、黄柏乡、恒合土家族乡共1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陈家坝街道江南大道2号。
图源:万州区人民政府
万州区,因万川郡而得名。《通典》称“后周置安乡郡,后改为万川郡,兼置南州”。清人对于万川之名,认为“邑之名万,昉自后周置万川郡,盖取大江至此万川毕会为名”。后在贞观八年(634)改为万州,是首次以万州代指本地。《旧唐书》:“贞观八年改为万州,以此县为治所。”《太平寰宇记》同载“贞观八年改为万州,天宝元年改为南浦郡,乾元元年复为万州”。明代,万州改称万县,《明一统志》载“万县,在府城西四百五十里,本汉朐䏰县地……本朝洪武七年改州为县,编户四里”。今万州区境1949年为万县、万县市(县级)辖境,属川东行政区万县专区(专员公署驻市区高笋塘)。1952年万县专区划归四川省,代管县级万县市和万县、开县等县。1968年改名万县地区。1992年撤地设市,属四川省辖地级市,同时撤县级万县市和万县,设龙宝、天城、五桥3县级区,实行市管区县体制,管辖龙宝、天城、五桥3区和梁平、忠县、开县等8县。1997年重庆市直辖,属重庆市,年底撤万县市,置万县区和万县移民开发区(与万县区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代管三峡库区6县)。1998年万县移民开发区和万县区更名万州移民开发区和万州区。2000年撤万州移民开发区,代管6县划归重庆市直管。同时,龙宝、天城、五桥3管委会分别更名龙宝、天城、五桥3移民开发区。2005年万州区直管镇乡街道至今。2007年区政府由高笋塘迁现址。
图源:万州区人民政府
万州区,是成渝经济区的东向开放门户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是渝东北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绿色照明、智能装备、食品医药、汽车、新材料等产业蓬勃发展。连续三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获得全国综治工作最高奖“长安杯”。万州区历史文化悠久,地产丰富,万州古红橘种植历史已达4000余年,是世界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古农作物良种之一。万州景观多元,如西山钟楼建成于1930年,与上海海关钟楼、武汉关钟楼并称长江三大钟楼,素为万州标志性建筑物。万州大瀑布则为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亚洲第一瀑”。万州美食丰富,其中万州烤鱼闻名全国,是万州美食三绝之一。
(摘编自重庆市民政局编《重庆市标准地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