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下午,璧山区地方志编修中心在丁家街道组织召开会议,正式启动《丁家街道志》编纂工作并对纲目进行研讨。

丁家街道俗称丁家坳,场镇始建于明代,为成渝古道东大路要冲,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周恩来、刘伯承、冯玉祥等名人曾在此留下印迹;国民政府经济部商标局、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九江同文中学等机构曾迁驻于此;从这里走出了“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姚桐斌、“一级爆破英雄”黄家富等国家栋梁。丁家素有“中国儿菜之乡”“重庆花木之乡”美誉,还是重庆美食“璧山兔”发源地。流传于丁家街道的“璧山大傩舞”“璧山薅秧歌”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重庆璧山国际机场选址丁家,即将动工。
与会者认为,丁家街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街道志的编纂要以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系统记载丁家街道的历史和现状。要以打造“名镇志”为目标,深入挖掘街道的“名”与“特”,在篇目设计上打破常规,把最能反映丁家特色的资料挖掘整理出来,把街道志打造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撰稿人: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