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方志园地> 理论研究

邓显皇:话说万州与万县

日期:2022-02-07

说到万州、万县,大多认为属于今重庆市万州区专有的历史地名,是在其境内曾经设置的州县级政区。事实上,除了四川省达州市、重庆市开州区在历史上曾经先后设置万州,并且在时间上比今重庆市万州区在唐朝设置万州还要早之外,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到民3年(1914年),在中华大地上曾经短时间同时存在两个万州、两个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与海南省万宁市还为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川渝地区历史上的三个万州

南朝梁所置万州。据载,梁大同二年(536年)置万州,治今达州市通川区,辖区包括今达州市东部和重庆市城口县及开县北部、巫溪县西部,以州界内有池万余顷(古万顷池在今巫溪县红池坝地区)得名。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为通州,此“万州”存在时间仅17年。

隋末所置万州。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置万州,治盛山县(今重庆市开州区),辖今开县及宜汉、开江、城口、巫溪四县各一部分,以境内万顷池(今巫溪县红池坝地区)得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开州。

唐所置万州。今重庆市万州区自唐贞观八年(634年)改浦州为万州,至明洪武六年(1373年)始降万州为万县,前后历时739年。关于其得名,民国《万县志稿》认为“万之名”源出北周万川郡,取意“万川咸汇”。

由此看来,南朝梁“万州”和隋末“万州”有其内在联系,皆因古万顷池得名。而得名最晚、时间最长的唐“万州”与前述两个“万州”似乎并无必然联系,但也不排除梁、隋“万州”张冠李戴,移植命名。类似情形古代并不少见。

二、明洪武年间同时并存的两个万州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洪武六年(1373年),曾同时存在两个万州,时间为五年又两个月。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朱元璋派遣廖永忠攻取广州。七月,元朝海南岛守臣陈乾富归附大明。十月,大明改万安军为万州,属琼州府,隶属广西行省(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由湖广行省析置广西行省)海北海南道。与此同时,四川省万州仍在明玉珍建立的大夏政权统治下。洪武三年(1370年),琼州府改属广东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明袭元制,海北海南道隶属广西行省。同年四月,升江西行省广东道为广东行省。次年,以海北海南道所辖府、州、县划归广东行省管辖)。洪武四年(1371年)六月,朱元璋平定大夏,一统四川。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鉴于广东省万州与四川省万州重名,而广东省之万州系大明政权命名且归属大明在先,遂将四川省万州降为万县。

三、清末明初同时并存的两个万县

经检视有关文献,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民国3年(1914年),曾同时存在两个万县,时间不到9年。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广东省万州降为万县,隶属崖州直隶州。其时四川省万县仍属夔州府,1902年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914130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改订各省重复县名,因四川省万县存在时间长达500多年,加之已经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而广东省万县存在时间不到10年且得名在后,遂将广东省万县更名为万宁县(今海南省万宁市)。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政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