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万州区,背依翠屏山,面临长江,与万州老城隔江相望,是全国唯一为纪念三峡百万大移民而修建的专题馆。是三峡库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移民文化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中心。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旅游资源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占地3.33公顷,主体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馆藏文物2.32万件(套)。纪念馆建筑外观造型独特,是重庆市首个采用清水混凝土作为公共建筑的项目,外形由棱角分明的体块组成,就像从三峡大坝取出的一块混凝土,按照三峡的自然风貌进行雕琢,宛若长江边耸立的岩石。内部建筑的公共空间融入陡壁长峡这一三峡元素,建筑实体构成的连续的、转折的倾斜“崖壁”以及“崖壁”自身大大小小的洞口,抽象展现三峡两岸传统聚落的形态,与“崖壁”之上是“一线天”般的玻璃天窗,共同组成三峡意象。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内设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大板块,有基本陈列《伟大壮举,辉煌历程》《万川汇流》,专题陈列《盐井沟古象》《刘江捐赠书法篆刻作品展》,和不间断举办地各类临时展览。通过这些展览构建三峡移民的集体记忆空间,全景展示三峡库区的人文风貌和万州历史。
主要景观
基本陈列《伟大壮举,辉煌历程》 位于纪念馆二楼和三楼。以多种展陈手法,全景展示百万移民的伟大壮举、辉煌历程。展览分《百年宏愿,筑梦三峡》《伟大壮举,百万移民》《万众一心,破解难题》《文物保护,历史传承》《生态环境,永续发展》《高峡平湖,沧桑巨变》《彪炳史册,历史丰碑》等七个单元。整个展览通过沙盘、浮雕、壁画、照片、投影、多媒体互动等多种方式,展示三峡工程的兴建历程、三峡移民工作开展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库区新面貌。
基本陈列《万川汇流》 位于展厅一楼,主要分为《迈向文明》《巴楚风雨》《羊渠华彩》《南浦盛世》《川江门户》《万商之城》等六个章节,共展出珍贵文物800余件,以通史的手法,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复原、声光电复合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展示万州从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沧桑巨变。
专题陈列《盐井沟古象》 位于展厅一楼,主要展现一百万年前生活在盐井沟的远古王者——东方剑齿象,以及伴随它生活的多样性动物生活场景。盐井沟受三叠纪末期早期印支运动的影响,发生大规模海退,由原始的浅海沉积演变为现代的半干旱内陆盆地沉积。从远古代到新生代约八亿年间形成的若干地质层位,在这些地层中,包含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大到恐龙,小到昆虫,几乎无所不有。盐井沟古生物化石点出土了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古生物化石,尤以第四纪古哺乳动物群化石享誉中外。2007—2011年间相继出土了三具完整程度不一的东方剑齿象化石,是世界上已知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化石骨架。与东方剑齿象一起出土的还有竹鼠、似剑齿虎、豹、苏门答腊犀、爪兽、水牛、祖鹿、麂子、野猪等动物的化石,它们共同构成盐井沟地区一百多万年前的“动物世界”。

南浦厅 位于纪念馆第二层,为临时展览厅。命名由来与万州建县历史有关,蜀汉建兴八年改羊渠县为南浦县,城治位于江南,南浦厅由此命名。举办的临时展览三个月至半年更换一次,开馆以来,南浦厅举办的临时展览有《饰美人生——贵州苗族银饰展》《笃静悟初——馆藏书画展》《傩魂神韵》等。
专题陈列《刘江捐赠书法篆刻作品展》 位于展厅二楼,主要展示我国著名书法篆刻艺术家刘江无偿捐赠给万州博物馆的书法和篆刻作品。刘江,1926年出生于重庆市万州区孙家镇,原名馥安,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执行社长、中国印学博物馆馆长,是我国著名的书法篆刻艺术家和教育家。刘江在书法上主攻篆书,也兼擅行楷,其篆刻作品,以叠篆印和甲骨文印最具特色。
景区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