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代表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和巅峰之作, 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足石刻始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北宋、兴盛于南宋,延续至明、清。石刻题材以佛教为主,兼有道教和儒释道三教合一造像,是中国古代中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点多面广,全区境域27个街、镇均有石刻分布,留存造像共计100多处5万余尊,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5处。大足石刻又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
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中的北山、宝顶山摩崖造像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和北山多宝塔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因“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天才的艺术杰作;佛、道、儒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其造型艺术和宗教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山石刻分布
宝顶山石窟。宝顶山,又称宝鼎山或宝峰山,位于大足区城东北宝顶镇,距城区17.5公里。石刻造像主要集中在大、小佛湾,大佛湾整体呈“U”字形半环构造,崖壁开窟龛,绵延500米,窟龛共编31号。小佛湾位于大佛湾东南300米,造像共编9号。石窟由一代名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年),清苦70余年主持开凿而成,其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构图严谨,教义体系完备。造像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为创作原则,融科学原理于艺术造型之中,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石窟内文字通俗,言简意赅,注重阐述哲理,涵盖社会思想博大,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博采兼收,具有很强的社会鉴戒作用,显示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征,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至此已完成中国化的进程。
北山石窟。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区龙岗街道北1.5公里。造像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末年(892—1162年),依岩而建,长达里许,形若新月,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共编290号,以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世。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五代造像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纹饰渐趋繁丽,具有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宋代造像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极富装饰之美。其中观音造像众多,极富特色。北山佛湾石窟具有持续时间长、造像集中、题材多样、题记丰富的特点,兼之造像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
南山石窟。南山,古名广华山,位于大足区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山顶上原有道观,名玉皇观。石窟造像开凿于南宋,均为道教题材,是中国这一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主要有三清洞、圣母龛、龙洞和真武大帝龛等。南山石窟中碑碣题记较多,其中刻于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的《何光震饯郡守王梦应记碑》记载了南宋末期四川东部被蒙古军队攻掠后的社会政治历史的基本情况,保存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史料,具有“以碑证史”“以碑补史”“以碑断代”的重要价值。其余碑刻题记,亦多属上乘之作。
石篆山石窟。石篆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西南25公里处的三驱镇佛惠村。据佛惠寺《严逊记碑》记载,造像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1082—1096年)开凿而成。造像崖面长约130米,高约3~8米,通编为14号。造像题材包括诃利帝母、志公和尚、文殊和普贤菩萨、孔子及十哲、太上老君及真人、地藏及十王等。石篆山石窟是典型的儒、佛、道三教合一造像区,在中国石窟造像艺术中极为罕见,对研究儒、佛、道三教的交融关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历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石门山石窟。石门山石窟位于城区东20公里的石马镇石门村。石窟开凿于北宋绍圣至南宋绍兴年间(1094—1151年),造像崖面全长71.8米,高约3.4—5米,通编为16号。其中有造像12龛窟。此外,尚存造像记20件,碑碣、题刻8件,培修记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蹇忠进等工匠师镌名。造像题材有药师佛、玉皇大帝、释迦佛、水月观音、接引佛、西方三圣与十圣观音、五通大帝、孔雀明王经变、诃利谛母、三皇洞、东岳夫妇、山王地母等。石门山石窟是大足石刻中最有代表性的佛、道合一造像区,对研究佛、道二教的关系和佛教、道教石窟造型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主要景观
古文孝经碑。北山第103窟。方形人字顶窟,位于北山佛湾北段最南端,刻石于南宋孝宗时期(1163—1194年),碑文作六部分,分别占据窟内壁面和窟外左右壁。《孝经》是孔子论证“孝”的一篇文章,在其流布过程中,分古文和今文两种版本,古文二十二章,今文十八章。古文孝经自南北朝时就少流传,唐玄宗李隆基御注孝经颁行天下十八章,并刻于太学,即今西安石台孝经,为今文版本。二十二章古文孝经几于失传,北山遗存的这通古文孝经碑,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1945年,大足石刻考察团杨家骆、顾颉刚等专家考察北山石刻时,称此碑为“环宇间仅此一刻。”《孝经》的内容极其丰富,贯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这部刻于石壁上的《古文孝经》,对研究先秦文化、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具有极高的价值。
唐韦君靖碑。位于大足北山佛湾南段之首,编为第2号。碑高2.6米,宽3.1米。碑文由静南县令胡密撰写,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上石。《韦君靖碑》主要记载唐末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韦君靖在乱世中的征伐之功以及在大足龙岗山营建石窟造像的基本史实。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88年),“天下骚然,蝗旱相仍,兵戈四起”。黄巢攻入长安,唐僖宗仓惶逃往成都,此时天下形势可谓是“四海波腾”。巴蜀地区也是“三川鼎沸”,先后发生著名的“三川”之战:涪州韩秀升起义、西川陈敬瑄征讨东川杨师立、王建讨伐陈敬瑄。这些战事,韦君靖无役不从,并屡建战功,由“普州刺史”,多次升迁后成为“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韦君靖为求自保,在昌州州治西北龙岗山建永昌寨,“筑城墙二千余间、建敌楼一百余所”“粮贮十年,兵屯数万”。其后,韦君靖又在寨内“凿出金仙,现千手眼之威神,具八十种之相好”,开启大足北山开龛造像的序幕。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北山佛湾第245号。龛高4.7米、宽2.58米、深1.18米。造像据《观无量寿经》而刻。龛正面上部雕刻西方净土世界,正中刻西方三圣,周围刻有宝树、七宝盖、神鸟、八功德水、宝楼阁等,展现出西方净土世界的种种美好。在龛底部和龛沿两侧的方格内,所刻为“未生怨”和 “十六观”故事。整龛造像雕刻人物多达五百六十余尊,构图饱满,雕刻细腻,被称为晚唐最为精美的作品。
转轮经藏窟。北山佛湾第136号。窟高4.05米、宽4.1米、深6.79米,雕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1142—1146年)。窟正中刻转轮经藏,正壁刻释迦佛及观音、大势至菩萨。左右壁对称构图,各刻三尊菩萨像,左壁为文殊菩萨、宝印观音、如意珠观音,右壁为普贤菩萨、日月观音、数珠手观音。造像的身姿或正或侧,或坐或立,既可独立成龛又使全窟浑然一体。造像雕刻细腻,形神兼备,保存完整,雕刻技法洗练娴熟,刀法准确利落,造型线面并重,装饰繁复,富有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多宝塔。北山多宝塔,亦称“白塔”“北塔”,与北山佛湾摩崖造像遥相对应。塔建于岩石之上,为八角形密檐楼阁式砖塔,形若腰鼓,高十丈,外观可辨十二级,内作七级,可循塔心内梯道逐级而上。在塔内外皆有砖砌龛洞,内雕刻有造像,造像题材主要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为主,之外还有佛、菩萨、高僧、供养人等。该塔的年代,据留存塔内的铭文推断,主要在南宋绍兴十七年至二十五年(1147—1155年)间。多宝塔一名的来历,可能与塔下雕刻的两身佛像有关。塔下存有二佛并坐像,二佛背依山而坐,坐身高9.64米、肩宽3.98米。左为多宝佛,左手捧一钵;右为释迦佛。佛皆头刻螺髻,面容端庄祥和。《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记载佛名多宝,因释迦佛说《法华经》,从地涌出宝塔,塔中坐多宝佛为其证明,该二佛并坐即表现此品故事。参与修建该塔的人员颇多,其中有可能是募化资金组织者的“化首”任亮,具体负责修建的“砌塔道人”邢信道,参与工匠有伏小六、伏小八以及赵瓦等。
六道轮回图。宝顶山石窟第2号龛。龛高780厘米、宽480厘米、深360厘米。雕刻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年)。六道轮回图又名“六趣唯心图”“六趣生死轮”。图中巨轮,是载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运转的车轮,转轮王两臂怀抱巨轮,表示业力不可逆转,命运随业力而定。巨轮共分四圈,由里向外,第一圈内刻一修行者,从其胸部发出六道光豪,将巨轮分为六部分,表示“万缘发于心,一切由心造”,即众生的一切皆由自己的业力所致。第二圈刻 “天道”“阿修罗道”“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根据众生生前的业因差别,确定六种轮回转生的去处。第三圈具体表现“十二因缘”的基本内容,展现众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状。第四圈分十八格,刻出具体的轮回图像。巨轮外刻出教化众生的颂词偈语,佛教认为,坠入轮回并非无法解脱,只要勤修戒、定、慧,断除无明,斩断烦恼,熄灭贪、嗔、痴三毒,就能跳出三界外,得正果成佛。六道轮回图,是佛教人生观的物化表述,它以具体可视的形象,阐述佛教因果报应、轮回转世、十二因缘等基本教义。
华严三圣像。宝顶山第5号龛。雕刻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年)。居中为毗卢遮那佛,左右分别为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三像身高7米,头顶崖顶,脚踏莲台,身披袈裟,袈裟皱褶大刀阔斧处理,舒展自如。三像皆低头垂目,俯览众生,显得悲悯大度,气势庄严。身躯向前倾斜,头部比例增大,成功避免透视变形。文殊手托宝塔,重约千斤,却历千年不坠,艺术大师巧妙利用建筑力学于艺术创作中,将袈裟一角覆搭前臂,斜向下垂,于膝部相接,形成三角形的稳固支撑,从而将塔和手臂的重力传到基座上。造像融艺术和科学原理于一体,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千手观音。宝顶山石窟第8号龛。建造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年)。造像占据崖面88平方米。观音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座侧雕刻侍者、力士等像。观音慧目下视,面相慈祥,身躯两侧和上方,呈放射状的浮雕出千手,每只手各执器物。手势或伸、或屈、或正、或侧,显得圆润多姿,金碧辉煌,被誉为“天下奇观”。整龛造像布局严谨,宛如孔雀开屏,是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发展的高峰和极致。千手观音为佛教密宗六观音之一,佛教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需求和愿望亦不尽相同,因此,就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渡济众生。千手观音具有千手千眼,皆能应众生诉求,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成了佛教诸神中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信仰最广泛的菩萨。宝顶山千手观音信仰对后世民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足 “宝顶香会”,就是以敬奉千手观音为主尊的朝山进香活动,元明香火在川东名声很大,明清时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的民谚。
三清古洞。南山石窟第5号窟。窟高391厘米、宽508厘米、深558厘米,为中心柱窟,刻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1年),表现以“三清”“四御”为主尊的道教最高神系。中心柱正壁刻“三清”“四御”等道教最高神系及侍者像,左侧壁面上部刻“玉帝巡游图”,下部刻“春龙起蛰图”;右侧壁上部刻清大足知县王德嘉诗碑一通。甬道三壁分上下六层刻三百六十位应感天尊像,部分残损;甬道左右侧壁面最外侧,对称浮雕圆龛式的“黄道十二宫”图像,左右各六。此窟造像,见证了道教神系的发展、演变,是大足乃至全国最早的神系完备的道教造像。
景区游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