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景温泉风景区

重庆统景温泉风景区是中国十佳休闲旅游景区、国家五星级温泉、金汤奖十佳温泉、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统景峡猿”及“统景温塘”两次入选“巴渝十二景”,是重庆最具历史、最具特色的温泉旅游龙头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统景温泉风景区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北部统景镇西1千米御临河畔的温塘峡谷地带,统景镇景泉路 66号。
地质构造处于川东陷褶束的铜锣峡背斜南段,出露地层主要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地形属川东平行岭谷区背斜低山,表现出东西对称、平行排列的特点。呈现出一山一槽两岭和深切峡谷的地貌景观。最低海拔温塘河水面190米,最高海拔马鞍山612米。景区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夏凉,降雨丰沛,年平均气温18.4摄氏度,年降水量1151.6毫米。
景区内的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以上升泉、下降泉阴河等形式出露地面。温泉坝有上升温泉10处,水温35摄氏度~62摄氏度,水化学类型属SO4-Ca型水,含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锶含量每升达15.91毫克,可供疗养之用。已出露温泉点有12处,冷泉点8处。其中涌沙泉、珍珠泉为自然奇观。景区内主要河流名“温塘河”,发源于渝北区大湾镇,全长21.5千米,流经温塘峡口外注入御临河。
景区温塘峡河段长3.2千米,由温塘峡、统景峡、老鹰峡组成,故有“小三峡”之誉。河流蜿蜒曲折,8个大湾。峡内水面宽25~30米,水势平缓,利于游人乘舟荡桨。峡谷相对高程170米,壁立河面成90度,若墙,若屏,若桶壁,把蜿蜒曲折的河面围箍其间。两岸谷坡翠竹、藤蔓满崖,峡谷风貌浸透绿色。
(一)自然资源
温泉资源 统景温泉拥有天然泉眼25处,温度35摄氏度~62摄氏度,日出水量达1.8万立方米,集涌沙泉、悬挂泉、珍珠泉、地质增生泉等多种类型,具有流量大、类型多、水温高、水质优、科学价值高等特点,位居重庆之首。泉水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锶、硫酸钙、偏硅酸等多种矿物质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中偏硼酸(每升1.54 毫克)、偏硅酸(每升43.90毫克)达到具有医疗价值矿水浓度,氟(每升3.5毫克)、锶(每升16.04毫克)均达到命名矿水浓度和具有医疗价值浓度,有强身健体、润肤养颜、安神定惊、抵抗衰老、增强肌体免疫力等功能,尤其对风湿病、关节炎、腰肌劳损、肠胃病等运动系统疾病、急慢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冷泉资源 冷泉是统景温泉的特色产品,有别于平常的山泉水与地下水。由统景峡谷深处带气泡冒出,属单纯碳酸泉,水质清澈透明,可饮可浴,泉水常年低于20摄氏度。冷泉有机械刺激作用、温度刺激作用、物理作用等,美肤养颜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活化细胞。
统景峡猿 统景峡谷全长3千米,峡谷奇峻陡峭,枯藤老树缠绕,猿猴四处攀岩。统景的小猕猴曾以“水上芭蕾”“百猴渡江”为题得到媒体的宣传,展现了统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之美。
天然溶洞 景区拥有6层喀斯特洞穴71个。已开发有感应洞、如佛洞、猴子洞,洞内钟乳石瑰丽多姿,各具其趣,有“夏清凉,冬温暖”的特点。未开发的杨家洞是全国仅有的3个热洞之一。下感应洞分地下暗河段与陆路段,全长437米,地下暗河水最深处达4米。
动植物资源 景区土壤为黄色,腐殖质含量甚丰,利于植物生长,植被覆盖率70%。景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03科321种,其中用作美化风景的有89种,存在大面积慈竹林和马尾松林。乔木有棕榈、柏木、香樟、乌桕、梧桐、桂花、桃李等,灌木有南天竹、枸杞、映山红、栀子、七里香、黄荆、火棘等,草本植物有垂穗石松、岩凤尾蕨、红蓼野百合、益母草等,藤本植物有海金沙、常春藤、石血等。景区动物主要由亚热带农田动物群组成,共有鱼纲、两栖纲和陆上动物77科182件。各种飞禽走兽甚多,今尚存的珍稀动物中,兽类有獾、水獭、赤鼬等,鸟类有鹰、杜鹃、画眉、黄鹂、翠鸟等。
(二)人文资源
温塘峡口有双塔镇锁,即金塔和银塔。两塔为鲁班所建,先年有人在塔上刻下“金塔对银塔,银子八万八。若能识得破,银子各人拿。上买重庆府,下买铜锣峡”的文字。两塔未保存下来,塔石仍散落在山坡上。南边银塔山下,原有附崖而建的观法寺,今只留有平壁摩岩造像。峡口北岸有乳峰山,山峰似少女丰满的乳房。传说女娲曾在此开山凿岩,炼石补天。故山下曾建有女娲圣母庙。在原温泉老浴池旁,曾建有一古庙名温泉寺,因景区建设而遗址无存。南山峰顶上有清代为避兵匪而修建的跑马寨、半边寨、三元寨寨迹。在寨门上极目眺望,群山环绕,层层叠叠。
温塘河 长5千米,河面宽30~40米,河道曲折蜿蜒,形成无数个“S”“U”形曲线。当地有俗语:“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
统景峡谷 位于长江支流御临河的温塘河段,由温塘峡、统景峡、老鹰峡3个峡谷组成。整段峡谷像精致秀雅的山水盆景,融合青山、绿水、森林、温泉、峡谷、瀑布、天池、小岛、古寨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所以被称为“自然博物馆”,2008年,“统景温塘”景色被评为“巴渝新十二景”之一。
温塘峡 为统景峡谷的第一个峡谷。峡谷河水常年微温,河底有很多天然温泉眼,在寒冬腊月时节,河面上会冒着袅袅热气,就像一个天然的大泡池。因为古人把热水称为“汤”,温塘峡在古代也叫“温汤峡”。
海螺岛 位于罗马广场码头右侧,形似一只海螺。每当温塘河水位下降、河风吹起的时候,小岛就会发出“呜呜”的声音,似有人在吹海螺,故名“海螺岛”。
乳峰山 位于温塘河右侧河岸,形似双乳。相传女娲曾在这里炼石补天,熊熊的大火把地下水都烧得滚烫,导致山下百姓无法饮用。女娲体恤子民,便背倚青山,将乳汁挤出来化作一股股清泉哺育山下的百姓,这座山也因此叫作“乳峰山”。
统景峡猿 峡谷悬崖常有猴群出没,树丛中三五成群的猴子跳跃其间,有的悬挂在树梢上,有的攀于崖壁。在清乾隆年间,“统景峡猿”已经被列入“古巴渝十二景”,是统景峡中独具一格的“活景观”。
桶井峡 为统景峡谷第二个峡谷。峡谷四面悬崖峭壁、奇峰异石,环绕合拢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大的圆桶,故名“桶井峡”。1945年,“桶井”改名“统景”,寓意是统揽天下山水美景于一体。
牛头马面 位于河岸左边的石壁上,有两处怪石头,一处像一头没长出角的小牛犊头,旁边一处像顶着一髻棕毛的马面,故名“牛头马面”。
古寺遗址 位于河岸右边的崖壁,原有寺庙,名叫“倚崖寺”,相传是明建文帝隐居的地方。今崖壁上残存几个红色大字:“威福感应灵”。
老鹰峡 为统景峡谷的最后一个峡谷。峡谷中水路弯曲,怪石嶙峋,移步换景。在1989年地震前,每到傍晚,老鹰百十成群,盘旋天际,非常壮观,故名老鹰峡。今已很少见鹰击长空的奇观了。
感应洞 有上下感应洞之分。下感应洞位于温塘河畔竹子坝,距河面高差7米。洞深437米,高6~8米,呈水平长廊状,尚未脱离地下河发育期,属半充水溶洞。洞道可分前后两段,前段距洞口252米有一龙潭,阴河在此出露,河水终年不断。水温冬季19.8摄氏度,夏季21.4摄氏度,冷暖宜人,水流平缓,注入温塘河。后段,地下河间断出现,洞底呈阶梯状,洞壁有石幔,在坡度为70度的一段洞壁上,有一群典型的石梯田,俗称“七块田”。洞口石壁上有感应佛像和“打儿石”,石上有一小孔,传说能以硬币投进小孔者,必生贵子。故当地有每年三月三来朝感应洞,以试其灵验的民俗。上感应洞洞口宽阔,塑有几尊菩萨,其中一尊系石刻佛像,名曰“摩摩佛”。传说如有病痛灾难者,焚香化帛,哪痛就在“摩摩佛”的那里摩擦,回家后病就痊愈。
杨家洞 位于温泉坝北乳峰山麓,距河岸25米,与水面相对高程45米。属竖洞类型,主洞道深115米,状如袋。可分为顶、中、底三部分,中部呈穹形,为一大厅,大厅四周有圆形走廊,其上有3层石梯田;顶壁的钟乳石柱、石笋,姿态万千,宛如依山而建的穹形宫殿;底为一水潭,水温28 摄氏度。距洞口15~25米处的一段洞顶,有一串典型的溶蚀锅穴,洞穴风光幽美。
猴子洞 位于峡谷南山,距河水面高差162米,洞长804米(已探测为1800米长),是景区最长的溶洞。此洞分4大段,第一段,洞口至石梯田,长80米,高15~19米,宽10米,底部主要是石灰石堆积和燧石,后部两侧洞壁有大型石幔,左壁下有一典型石塘,内深37厘米,外缘已累近成3.6米的石灰石堆积。第二段,石梯田至双石笋,距洞口80~230米,狭长低矮。其中距洞口164米处最为狭窄,呈椭圆状,因人只能匍匐而进(开发后,人可直立行走),故名“猴子洞”。窄洞外多石梯田。第三段,双石笋至石柱群,距洞口230~724米,其间有3个地下大厅,厅底有落水洞和黏土堆积,顶部较平整。第四段,石柱群至洞尾,长80米,洞穴低矮,洞顶有钟乳石构成一列石笋,右侧石柱高大林立,景致壮观。尾部有水潭,顶悬钟乳石,形若莲花倒置,四周钟乳石千姿百态,构成绮丽的洞穴美景。
如佛洞 洞深(含岔洞)500米,高1~5米,宽1~6米。进洞10米,右壁钟乳形若坐佛,遂为洞定名“如佛洞”。再前50米,洞分岔为三,定名“三岔口”。往右向后上行,洞壁残月,洞顶繁星,高处有一擎天石柱,再前,状若蟠桃盛会,命名“天宫仙境”。往右向前下行,需侧身弓腰方过,名“鬼门关”;再前,阴森可怕,寒气袭人,叫作“地狱”。从三岔口左前行,上三重楼台,至回龙桥,洞分为二,复又交汇。再前行,大小岔洞甚多。洞顶洞壁,钟乳奇异,石笋林立,千姿百态。各侧洞以形象、色彩、感觉等分别命名为“回龙洞”“玉兔洞”“如意洞”“珍珠洞”“琉璃洞”“神象洞”“如鹤洞”。
诗词(选录)
桶井温塘峡(清 王尔鉴)
我爱山中趣,其趣在弥恶。
不恶趣不佳,人尚可著脚。
桶井行温塘,两山互相错。
凝眸一惆怅,人马都无著。
桃源溪水来,花片时隐约。
乃觅渔父舟,一线入洞壑。
森岸棕萧疏,回漩水喷薄。
猿向云中挂,瀑从树梢落。
双壁剪长天,陡峭聿谁削。
迎面忽路绝,转峰忽天阔。
巴渝十二景·桶井峡猿(清 王尔鉴)
山锁疑无路,岩幽别有天。
一溪沿洞入,千树看猿悬。
啸月谁为伴,呼云自结缘。
移时出峡去,犹听水潺湲。
巴渝十二景·桶井峡猿(清 周开丰)
桶井多奇胜,寻源景不穷。
好山偏窈窕,曲径更葱茏。
挂树千猿跃,窥天一线通。
桃源花落处,几度诳渔翁。
巴渝十二景·桶井峡猿(清 张九镒)
峡口入几许,潺潺弄回溪。
溪深入可测,中有青猿啼。
波涵倒挂影,动宕碧玻璃。
水穷问前路,仙源景不迷。
摘编自: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重庆市志· 旅游景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