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农特产品

荣昌红茶

日期:2023-12-26


荣昌红茶,荣昌区特色农产品。茶叶是荣昌在全国和重庆市最具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荣昌茶叶采摘早、上市早,比同纬度的江苏、浙江茶区提早萌芽30天左右。茶树良种率高,单产高、效益好;坚持“红绿兼制”,春茶以名优绿茶为主,夏秋季以红碎茶加工为主。红茶占70%,绿茶占30%,充分发挥茶树鲜叶资源,保障整个茶叶产业的稳定。常年加工荣昌红茶6000~10000吨,常年出口5000吨,创汇500万美元。



一、产地环境

荣昌区位于重庆市西部,地貌以浅丘为主,土地肥沃,地势起伏平缓,平均海拔380米,茶园主要分布在古佛山(主峰3层岩海拔711.3米,为荣昌区最高点)、螺罐山山麓。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年平均气温17.8℃,年总积温6482℃。无霜期327天,月极端最高温度39.9℃(1972年),月极端最低温度-3.4℃(1975年),历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为265天。年平均日照时获得1282小时。荣昌是茶叶生态适宜区,茶叶是荣昌在全国和重庆市最具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

二、历史渊源

荣昌是茶叶新区。荣昌县最早种茶是在1958年干部下放劳动时,在荣昌县岚峰茶场种茶20亩,后因无人管理而荒芜。1973年,荣昌开始大力发展茶叶生产,20世纪80年代,跨入四川省重点产茶县行列,加工的产品全部为红碎茶,被列为全国红茶基地县,有初精合一茶叶加工厂13座,外贸公司拼配厂1座。到1990年,荣昌区有茶园面积12500亩,产茶1700吨。1990年以后,随着国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产品以红茶为主,绿茶为辅,茶叶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茶产业加快发展。茶农种茶积极性高,个体茶园发展迅猛,茶叶加工厂发展快,产品中春茶以名优茶为主,夏秋茶以红茶为主。不仅收购荣昌区的各种鲜叶及加工原料,还从涪陵、南川、成都、贵州、云南、山东等地购进毛茶原料再加工,这种模式既保证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总体效益,又保障了整个茶叶产业的稳定。到2010年,荣昌区茶叶种植面积达25000亩,产量3050吨,出口荣昌红茶4100吨,创汇411万美元,茶叶出口占重庆茶叶出口量的95%。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红茶(红碎茶)生产、加工、出口集散地。2017年年末,荣昌区茶园面积42000亩,红茶加工企业8家,有自营出口资格企业3家。年均产鲜茶叶14000吨,折合干茶3500吨左右,远不能满足红茶加工能力的需要,需从外地调进近万吨原料(包括鲜叶、片末、成品),红碎茶由鲜叶混合片末,经粗加工而成。

三、荣誉认证

四、20世纪80年代,荣昌跨入四川省重点产茶县行列,被列为全国红茶基地县。进入21世纪,被列为重庆市无公害茶叶产地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等。2016年,荣昌区被农业部规划为茶叶优势发展区县,被重庆市确定为茶叶8个重点发展区(县)。截至2017年,荣昌区建有农业部茶叶标准园3个。“天岗玉叶”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重庆名牌农产品、重庆市首届(2008年)“十大名茶”、第二届(2011年)“十大名茶”称号;“岚峰松针”获1997年和1998年重庆市“三峡杯”“优质名茶”称号;2008年,“天岗玉叶”牌茶叶产品通过有机茶认证。

四、品质特点

荣昌红茶(红碎茶)外形颗粒规格清楚匀整、紧实,下盘干净,色泽乌黑油润,无花杂,净度好,无筋毛。湿看:香气嫩香鲜爽,无异味,滋味浓、强、鲜,汤色红亮,有金圈,叶底红匀凉,无青暗花杂。


(摘编自《重庆市志·农特产品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