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凤羽鸡
武隆凤羽鸡,是武隆区优良的地方品种类群,采用放牧加补饲的生态养殖方式,利用山地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经过长期的封闭选育形成的肉蛋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具有绿色无公害的特点。
一、产品特色
武隆凤羽鸡以生态放养为主,生长在山地、林地和菜园,以觅食野草、杂粮和昆虫为主,适量补充精料为辅。武隆凤羽鸡血缘来源相同,未与其他品种杂交,特征明显,遗传性能稳定,分布区域连续。耐粗放,耐粗饲,耐高温高湿环境,抗逆性强,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产蛋量高、孵化率高,觅食能力强,适宜野外放牧散养。外貌特征一致,产蛋和产肉性状稳定。
(一)体貌特征。武隆凤羽鸡体重较轻,毛色主要为黑色,肤色以白色为主、偶见黑色,肉色为白色。胫、脚多为青色、灰色,也见白色。成年公鸡外观威武雄壮,羽毛油亮,背长而直,胸骨长直,胸肌发达,尾羽上翘,头大小适中,冠、耳叶、肉垂均为红色,喙多为蜡青色,稍弯曲,单冠直立中等大小,冠肥润、组织柔软光滑,冠尖7~9枚,冠均为红色。成年母鸡体形清秀,背腰较平直,臀部丰满而广阔,尾羽上翘,胫、脚少见毛,腿及胫较短,头较小,冠、耳叶、肉垂均为红色,单冠直立相对较浅,冠均为红色,偶见肉丛冠。
(二)品质特点。武隆凤羽鸡是山地特殊生态环境的产品,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汤汁醇厚,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滋补性强的特点。蛋清较稠,蛋黄色深。经测定,武隆凤羽鸡肉质相关指标如下:胸肌的肌苷酸含量为2.56~3.87毫克/克,赖氨酸含量为2.88~3.25毫克/克,苯丙氨酸含量为0.66~0.75毫克/克,蛋氨酸含量为0.44~0.52毫克/克,苏氨酸含量为0.77~0.83毫克/克,异亮氨酸含量为1.01~1.42毫克/克。亮氨酸含量为1.52~1.69毫克/克,缬氨酸含量为0.78~0.85毫克/克,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0.02~13.13克/100克,肌内脂肪含量为0.71%~1.91%。
二、产地环境
武隆凤羽鸡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武隆区火炉镇、桐梓镇、仙女镇、土地乡、沧沟乡、文复乡、石桥乡、浩口乡、巷口镇的蒲板村和车盘村、白马镇的凉水村、赵家乡、和顺镇、黄莺乡等地,地处乌江下游,武陵山与大娄山接合部。境内多深丘、河谷,以山地为主,产区灌木林地、草山草坡宽广,为优质地方鸡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
三、历史渊源
武隆历来有“养鸡挣油盐钱”“无鸡不成席”等传统,有以当地鸡为礼品赠予亲朋好友的习惯,老、弱、孕、产妇常以母鸡炖汤为食,滋养身体,民间常用公鸡祭祀、辟邪。武隆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选育经验,经过长期封闭的自繁、自选、自养,培育出了具有独特外貌特征和特性的地方品种。武隆凤羽鸡历史悠久,据武隆区文物管理所藏品档案记载,1981年武隆县挖掘出三国时期的“陶子母鸡”陶器,说明在三国时期,武隆人民就已经开始养鸡了。据《武隆区畜牧志》记载,“鸡、鸭、鹅是武隆县农家的传统副业,特别是养鸡,农村中家家户户都喂养,主要喂养本地土种黑鸡、花鸡、麻鸡等”“鸡以本地黑鸡为主,也有芦花鸡、麻鸡等,据1985年年末统计,全县有鸡26.32万只”。据《武隆区志》记载,“传统养鸡花费不大,操劳不多,农村几乎无户不养”。
四、产品荣誉
2010年,“武仙”牌武隆土鸡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为注册商标。2014年,“武隆黑鸡新品种选育”被评定为重庆市科学技术成果。2015年,制订《武隆凤羽黑鸡》企业标准。2016年,“凤头土鸡纯系选育及产业化开发”被评定为重庆市科学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