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故事】“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

毛相林(1959—),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重庆巫山人。入选“中国好人榜”,获得“时代楷模”称号、“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四周高山绝壁合围,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1997年7月,毛相林接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面对下庄村四面被险峻大山重重包围的艰难生活环境,他组织召开多场群众会提议修建公路走出大山。1997年11月12日,“鱼儿溪”畔炸响了第一个向封闭与贫困宣战的开山炮,下庄人在毛相林的带领下,开始在悬崖绝壁上凿山修路。毛相林为修路“挪”用母亲700元的养老钱和妹妹寄存的3000元家具款,还以个人的名义向农村信用社贷款1万元。1999年,他向巫山县委县政府争取给予物资支持,下庄路正式纳入全县重点工程建设。2004年初,历经七年鏖战,在6人献出生命的代价下,长达8公里的碎石路终于通车,下庄村与世隔绝的局面就此改变。2005年1月,毛相林当选为合村后的下庄村村主任,他主张发展“三色”经济: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还鼓励村民种植几百亩的芝麻、小麦、西瓜和南瓜,形成以瓜果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农业格局,仅西瓜一项,村民年均收入3000多元。2015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下庄村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村。村主任毛相林再次扛起修路大旗。他四处奔波,向相关部门争取400余万元,对这条绝壁天路进行提档升级。天路被拓宽至4.5米,路面进行硬化,临近悬崖的一边加设了护栏,村民盼了多年的硬化路终于成了现实。下庄村在巫山县最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下庄村全村人均纯收入8000余元,比修路前翻了四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其中,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1344.56元),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
(供稿:市志办年鉴工作处 谢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