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故事】“网红”: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

编者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建党百年辉煌路,启航时代新征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重庆地方志开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四史”故事》,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以下简称2号线),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是中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线路,因列车在李子坝站穿楼而过而成闻名全国的“网红”。
2号线大致呈倒L型走向,全长31.36千米,东起渝中区较场口站;途经解放碑商圈设临江门站;后沿嘉陵江在李子坝站穿楼而过;经大坪商圈、杨家坪商圈、大渡口商圈在沿途分别设站,后向南延伸过长江至巴南区设鱼洞站;沿线经过人民解放纪念碑、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市动物园等重要节点;贯穿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共设车站25座,其中高架站22座、地下站3座;使用4节/6节编组跨座式单轨列车。
2号线的建设规划始于1988年。1993年,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专家应邀在渝开展了较(较场口)新(新山村)线工程可行性调查。1994年,2号线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评估,重庆单轨项目被中国列入日本政府贷款计划。1999年,2号线项目建议书获得原国家计委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评估。2000年,2号线一期工程被列为国家西部开发十大重点工程和国债项目。同年6月,2号线试验段动工;9月,2号线初步设计获批准;12月26日,2号线一期工程(较场口—新山村)被列为市长一号工程并正式开工,时称较新线。2001年,2号线项目271亿日元贷款签约,开始国际招标采购机电设备。2002年,2号线延伸段(大堰村—新山村)工程获国家批准。2003年10月27日,2号线一期工程实现轨通目标。2004年6月28日,第一抽重庆单轨列车在大坪至动物园段试通车取得成功;8月18日,第二抽单轨列车又正式上线,并成功完成了大堰基地至较场口地下车站的全线试通车;11月6日,2号线一期大坪至动物园段开始观光运行;12月11日,2号线一期全线开始观光运行;12月28日,2号线一期开始试运行,停靠站点由观光运行期间的5个增加到13个。2005年6月18日,2号线一期(较场口—动物园)开通试运营。2006年6月8日,2号线二期开始模拟运行;7月1日,2号线二期(动物园—新山村)开通试运营;7月10日,2号线二期开始正式运营。2008年7月31日,2号线南延工程开工,时称新(新山村)鱼(鱼洞)线。2014年9月18日,2号线南延工程轨道铺设工作全部完成;10月31日,2号线南延工程开始不载客试运行;12月30日,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新山村—鱼洞)开通试运营,标志着2号线全线贯通。
山城重庆地形复杂,弯多坡陡,道路狭窄,轨道梁架设难度极大。建设之初,来访的日本专家一见到重庆地形就连连摇头,说“建设难度这么大的工程,不死几个人,只怕做不到。”然而,重庆的轻轨建设者们却创造了世界轨道线路施工速度第一等多个世界第一。2号线轨道梁的架设要求每根梁的错牙误差不得超过2毫米。在安装过程中,轨道公司和施工单位不但顺利实现了无路可通的李子坝至佛图关区间段和地形复杂的牛角沱滨江路段的轨道梁架设,还成功完成了牛角沱大跨度钢构桥、谢家湾大跨度钢箱梁和毛线沟倒T梁等特殊轨道梁工程,全线2738套支座和指型板安装无一差错,架设质量全部达到优良,而这样大的工程做到了无一人伤亡,日本专家表示“简直不可思议”。2号线根据重庆地形特征采用了噪声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的架空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亦是中国第一次引进的中运量胶轮单轨系统;该系统采用橡胶轮胎,车辆运行噪音极低,具有明显的环保特性;独特的架空轨道梁占用道路少,体量轻巧,透光性佳,可立体绿化。2号线建设的高质量也为它赢得了应有的荣誉:2005年11月,临江门车站工程荣获全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五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2008年6月19日,2号线与青藏铁路等十个项目一起荣获国家环保部颁发的“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
2号线识别色为森林绿,以“巴渝文化”为线路文化主题。从较场口到新山村的18座车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共展示了36幅粗犷大气的铜雕,讲述了上溯“巫山猿人”时期、下迄五四运动前后的36则历史文化故事,构建起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巴渝历史文化长廊。同时,李子坝站巴渝旧闻展等文化景观,以及沿线的立体绿化和夜景灯饰,使2号线成为了重庆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尤其是于2004年3月建成的位于嘉陵江畔的李子坝正街39号商住楼6—7层,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李子坝站,是中国国内第一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车站与商住楼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采用“站桥分离”的结构形式,轨道车站桥梁与商住楼结构支撑体系分开设置,有效解决两者结构传力及振动问题,创造了车站与商住楼“和谐共生”的一大奇观。该站也因其“空中列车穿楼而过”而成为蜚声中外的“网红车站”。
(供稿:市志办文献工作处 熊蜀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