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是主要流传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传统建筑技艺。它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发展于南宋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吊脚楼分布十分广泛,特别是在七曜山区、方斗山区和河谷老街最为典型,当地又称其为“干栏”“千柱落地式”或“转角楼”,是优秀的土家族文化遗产。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科学、构思巧妙、布局合理。营造时充分利用当地的石、木材料,飞檐翘角,穿斗勾心,牢固防震。土家族木匠利用手中的斧子、锯子、墨斗和凿子等工具,精心打造,将分散的木柱、木方和木板组合成牢固的吊脚楼。吊脚楼有堂屋、厢房或地正屋、厨房和火塘,上层是住房,下层是圈舍和柴房。
石柱土家族吊脚楼在石柱县有着广泛的分布,尤其是七曜山区的金铃、金竹、洗新、新乐、冷水、黄水、石家、沙子、中益、三益等地最为典型。西沱古镇、鱼池老街和金铃响水村等地分布着恢宏大气、古朴典雅的土家族吊脚楼群落。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的艺人主要分布在万朝、沿溪、悦崃、南宾、沙子、临溪等乡镇,尤以万朝、沿溪的建造艺人最为活跃。20世纪80年代以前,艺人们建造吊脚楼的足迹,遍及石柱本县及周边的土苗山寨,留下了大量土家族吊脚楼作品。
土家族吊脚楼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巴人定居三峡地区和武陵山区后,石柱正好位于古代巴人活动的核心区域,所以这里成为巴人的原籍地。他们勇猛顽强,披荆斩棘,居所流动,多为巢居。石柱龙河和周边流域遗存了大量岩棺,相传岩棺也是居住之处,此类居所可避免野兽和虫蛇的伤害。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后,巴人散居武陵山脉“五溪”山地,渐渐演变为土家人。与当地山地坡度大、气候温暖湿润、木材丰富相适应,土家人依山而建木质结构的千柱落地式吊脚楼(又称转角楼),得以安居乐业。唐代武德二年(619年),置南宾县,为石柱建县之始。吊脚楼在唐代称为“干阑”,在土家族人民中已经极为普遍。各代陆路盐运大道途经南宾县。宋代,马氏在石柱崛起;明清时期,石柱土司享誉南北,当地经济得到极大发展,石柱土家族吊脚楼从实用向艺术方向迈进。许多精美的吊脚楼、精湛的营造技艺得以保存和流传至今。
土家族吊脚楼的建造,凝聚了主人的心血,耗费了积累多年的家财;建设过程融汇了设计者的智慧,凝结了土家族能工巧匠的辛勤劳动。
土家人讲求吉祥,所以,不论是破土动工,木匠进屋开建,还是立房短水,都要选择良辰吉日。土家族吊脚楼营建的地方,与当地人的生活环境和民族思想理念要相适应。吊脚楼一般选择一块平地,后依山,前面谷,最好左右有小山。在建筑手法上,依据屋基地形,巧妙运用错层、错位、吊层、吊脚、挑层、抬基、贴岩(坎)等技艺,建造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吊脚楼民居。受环境地形的限制,有时也会在陡峭的地方悬空兀立起座座吊脚楼。选好地方以后,择黄道吉日,石、木二匠开始营建。
吊脚楼建造时,工匠们充分利用当地的石、木材料,穿斗勾心,飞檐翘角,运用力学原理使其牢固防震。在结构和装饰功能上,常在外檐造型上营造特有的挑枋(含硬挑、软挑)、撑班、坐墩、吊瓜柱和花格,有的还镂雕多种图案,门窗图案常见的有豆腐块、冬瓜圈、三条线、乱劈柴(又称冰纹)、回纹、万字纹、球纹等,工艺精湛。在用材尺度上,梁、柱、枋、檩、桷等断面尺寸十分讲究。地面为石材,条石或石礅。房屋的纵面墙体为竖立的木柱,它决定房屋的高矮,各木柱从前后向中央逐渐升高,所以墙面的柱子往往是单数。各木柱被穿孔,穿牌通过穿斗连接牵引,中间用椠子连接(椠子出头),楼板铺于上面,顶上用檩子连接,中柱顶上是中梁,需栋梁之材。这样,整个吊脚楼木结构框架就搭建好了。然后,四周用木板嵌入挖槽的立柱和穿牌,装成板壁。椠子内为房屋楼,椠外装上供休憩、晒物品的耍栏。立柱的顶上横置檩子,平行等距的椽子固定在檩子上,再盖上瓦或者铺上茅草以避风雨烈日。在建筑色调处理上,梁柱、门窗除涂桐油漆以保持本色外,也常用黑色生漆罩面,或施以浅褐色矿物质原料刷涂等。这样,吊脚楼就建成了。
石柱土家族吊脚楼的室内布局有传统的习惯。中央是堂屋,为祭祀祖宗、接待客人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两旁为厢房,有的在厢房铺上离地一尺的木板楼,所以也称地正屋。厢房上面是住房或土家姑娘的闺房。再往两边拓展,是厨房和火塘,火塘呈四方形,上面挂有腊肉,吊冲塘钩和鼎罐。火塘是吊脚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在的区域是土家人节日的重要活动场所。吊脚楼下层是牲畜的圈舍、厕所或柴房。从吊脚楼的外观看,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透射出古朴美观的气息。从实用性方面说,吊脚楼集居住、安全、社交和祭祀等功能于一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土家族吊脚楼与土家人生活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吊脚楼与当地自然物产相适应,依山面水,外观形体上具有多角度和多层次的美感,与土家人的民族理念相适应。从吊脚楼的布局可以看到土家人祭祀祖宗的风气、对长幼的关爱、善待家畜的行为,营造结构尺寸“不离八(数字)”的信俗,以及崇尚俭朴、善于储藏的习惯,这些都是民族理念的反映,是土家族人民善于运用传统手工技艺美化生活的反映。土家族不仅是能歌善舞、勇敢顽强的民族,也是能工巧匠辈出的民族。土家族吊脚楼是土家人运用聪明才智,利用传统手工技艺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证明。
土家族吊脚楼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体,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土家族吊脚楼的建造基本保持原有的自然地貌,从整体外观来看,它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蓝天白云之下,随坡就坎,依曲而折,或上爬,或下落,并在建筑外观上出挑走廊,或进或出,极富变化,是具有很高工艺艺术价值的民居建筑。
土家族吊脚楼具有力学、自然景观学等方面的科学价值,特别是建造过程中卯榫的运用、整体支架的固定,在山势起伏中具有较强的竖向力度,其力学的运用令人赞叹不已。其建筑点式接地的形式,保持原有地貌,避免因破坏地层结构而形成滑坡、崩塌等人为事故,又能防震。吊脚楼的立柱高度可以因地形坡度而随意调整,同时解决洪水淹没问题。建筑物高于地面,可以通风、防潮,避免蛇兽伤害,等等。总之,它是建筑科学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
土家族吊脚楼是土家人生活的场所。从堂屋、闺房、厨房、柴房、圈舍的结构和居室内的布置,物品、器具的添置等方面,无不烙下土家族民俗的深厚印迹,具有活态的土家族民俗文化价值。
代表性传承人介绍
刘成柏 男,土家族,1950年生,重庆石柱县人,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家族第五代传承人。12岁就跟随父亲学习木工家具制造和吊脚楼的营造技艺,其技艺娴熟,刀法纯朴圆润,他建造的吊脚楼结构严谨,风格简朴,实用性强,具有传统美术的特点。
刘成海 男,土家族,1943年生,重庆石柱县人,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学毕业后跟随父亲学习修建吊脚楼,技艺娴熟,刀法纯朴圆润,所造吊脚楼结构严谨,风格简朴,实用性强。他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博物馆、石柱黄水移民小区等地区的乡村风貌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