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红三军抢渡阿蓬江

1934年5月6日凌晨,贺龙带领红三军从黔江马喇湖出发,奔袭彭水县城。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离开马喇湖,翻过北溪盖,上午八点钟左右就急行军来到濯河坝(今黔江区濯水镇境内)阿蓬江边的黄泥沱渡口。红军来到渡口边上,只见渡口处水面宽100余米,水流湍急,暗流交错。如果没有渡河工具,红军几千人马是很难过去的。
当天的濯河坝比赶场天还要热闹,当地人民群众早早就来欢迎红军的到来。听说红军要过河去攻打彭水,家住坝上的50多名船工,立即组织17只木船为红军摆渡过江。每只船上,多的有5个船工,少的只有2个。在渡送中,船工们开始有些害怕,但看到红军官兵穿戴一致,个个说话都细声细语,有的还拿出干粮给他们吃,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对他们很是亲切,心头就踏实了,越划越觉得有劲。一直划到天黑,才把几千名红军官兵和骡马安全地渡过阿蓬江,为红军攻打彭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红军在等着渡江的过程中,还在濯河坝街上打了龚聘卿、龚明礼和一个叫李八老爷的土豪,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了贫苦农民。并派出宣传队在濯河坝街上和渡口两岸的田埂上写了很多宣传标语,内容有:“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打倒土豪劣绅!”“打土豪,分田地!”“穷人起来坐天下!”等。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许多群众送茶水、煮鸡蛋和蒸米粑,红军都是付了钱才要的。就连运骡马过河所需草垫子,红军都一一付了钱。红军战士模范执行纪律的行为,赢得了当地人民的信任,不少青年主动要求参加红军,投身革命洪流。这一天,仅濯河坝街上就有10多名土家族青壮年参加了红军队伍。
红军的人马过完河后,贺龙派副官杨德轩给每个船工2块大洋和5升米作工钱,还问给得够不够?船工们都说:“很高了,太好了”!那时,一块大洋能买两斗半米,一天挣了五六斗米,船工们能不高兴吗!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红军战士们顺利渡过阿蓬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后,他们夜宿水车坪,兵贵神速一举攻占了彭水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