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重庆文物志】古遗址 | 史前遗址10

日期:2021-12-20

古遗址是古代人类各种活动场所、建构筑物经长时间毁损磨蚀后所遗留的残迹,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场所。在我国文物体系中,古遗址是内容丰富的一个大类。以田野考古学为手段,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古遗址的调查发掘,可以揭示许多古代遗迹并获得丰富的出土品,进而考察古代社会状况,因而古遗址在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工作中备受重视。

重庆的古遗址十分丰富。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地形以平行岭谷、浅山丘陵为主,域内长江及嘉陵江、乌江等众多的大小支流构成了较为发达的水系,沿江众多的台地及山间盆地为古代人类提供了众多的活动场所。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重庆有古遗址1542处,从数百万年以来古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址到明清时代遗存,序列完整,内涵丰富,在缺乏文字记录的原始社会时期和只言片语的青铜时代,这些地下遗存在构建重庆远古历史中有着主体和关键性作用。即使是秦汉以降,这些地下遗存所揭示的内容也往往是文献资料缺乏记载或语焉不详的,其丰富历史内涵、展示历史细节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史前遗址(10)


铜梁西郭水库遗址

该遗址位于铜梁城西1千米的张二塘。1976年4月,铜梁县修建西郭水库时发现该遗址,随后重庆市博物馆自然部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300多件。石制品埋藏在距地表约8米深的红色砂岩侵蚀谷地上的河湖相粉砂层中,与石制品共生的还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碳十四年代测定的数据为距今2.5万年左右。

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为主,占74.8%,次为燧石,占12.4%,再次为闪长岩和硅质岩,分别占4.9%和4.5%,另外还有少量砂岩和角页岩等。石制品种类主要有石核、石片、石锤和石器。其中,石核共计49件,依据台面多寡可分为单台面、双台面和多台面三类。石片共32件,其中锤击石片23件,碰砧石片9件。石锤共5件,系长条形砾石,既有单端使用者,也有两端使用者。石器共220件,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三大类,其中刮削器114件,可进一步划分为单直刃刮削器、单凸刃刮削器、单凹刃刮削器、两刃刮削器、复刃刮削器、平端刃刮削器、圆端刃刮削器。尖状器33件,依尖状器形态、尖刃位置和数量可以分为5类:钝尖尖状器、宝剑头状尖状器、锐尖尖状器、角尖尖状器、双尖尖状器。砍砸器共计73件,可分为单边刃砍砸器、两刃砍砸器、复刃砍砸器、盘状砍砸器、锛形砍砸器、尖刃砍砸器、端刃砍砸器等。石片的剥片以锤击法为主,辅以碰砧法。石器的修理基本采用锤击法,修理方式以复向加工为主,向背面加工次之,再次为向腹面加工,少见错向加工。与石制品共生的是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对伴生的动植物化石的研究表明,更新世晚期的铜梁,气候温暖湿润,草木茂盛,适宜古人类生存。

铜梁西郭水库旧石器遗址的发现确立了“铜梁文化”的命名,其独特的文化面貌为认识南方地区不同石器工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摘编自《重庆市志·文物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