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合川籍中科院院士石青云学术年谱

日期:2022-03-01


石青云(19362002),女,中共党员,重庆合川人。模式识别与图像数据库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留校任教。1978年从基础数学领域转向信息科学,开始模式识别研究,建立了一类属性扩展图文法,给出了属性与随机树文法的高效误差校正句法分析算法等,从而以高维属性文法实现了统计与句法模式识别的有效结合。率先在我国开展图像数据库的研究,取得二维符号串ICON索引的重要结果,提出了新型图像数据结构CD表示。从1982年开始主持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研究项目,创造了从指纹灰度图精确计算纹线局部方向,获取方向图的理论与算法。基于指纹方向图,她进一步提出了快速纹型分类和准确提取指纹中心、三角、形态与细节特征的全套新算法,以及统一处理无中心和有中心情况的高效指纹匹配算法,研制成功技术先进的指纹自动识别实用系统,广泛用于公安和银行等领域。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360

814日,石青云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张家乡(今属重庆市合川区南津街街道)一个贫穷的小职员家庭。石青云父母一共生育了四个子女,因家境贫寒,其中三人不幸夭折,仅石青云幸存。

19426

石青云进入张家乡小学学习。

194812

石青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小学毕业,又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合川县立女子中学(1949年并入合川县立中学),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因家庭无力负担学费,一个学期之后被迫辍学,回家辅助母亲做手工糊口。后来在校长胡述英的资助下才得以完成初中学业。

195115

石青云以优异成绩考入位于重庆的西南工业专科学校。

195216

因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西南工业专科学校撤销,并入位于泸州的四川化工学院,石青云转入该院预备班学习。

195317

6月,教育部通知所有高等学校预备班学员统一参加高考。石青云因数学成绩优异,在物理老师的劝说下,从工科转向理科,放弃本校,报考了北京大学。9月,石青云被北京大学录取,进入数学系学习。

195721

石青云从北京大学毕业,其毕业论文由北大微分方程专业的创始人申又枨教授指导,选题微分方程特征值分布研究,文章富有新意,质量超群,被收入当年全国数学年会论文集。石青云因学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在数学系担任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7842

在北京大学程民德教授指导下,参加模式识别讨论班的学术活动,从此由基础数学转到信息科学领域,进入模式识别这一当代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

197943

7月,石青云编写的《图象恢复与数字滤波》作为内部教材由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信息教研室印行。石青云同时为研究生讲授模式识别课程,培养国内这个领域的第一批新生代本土学者。同年,石青云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传娟合作,开展癌细胞图象识别研究。

198044

石青云出席在美国举办的第五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作题为《用于癌细胞识别的形状特征》(Shapefeaturesforcan-cercellrecognition)的学术报告(和陈传娟合作),报告被收入大会会议录。本次大会共有10多位中国学者向大会提交了9篇学术论文。大会接受中国参加国际模式识别学会,这是我国模式识别研究学术团队第一次进入国际学术视野。

同年,石青云接受美国国际模式识别先驱、华裔学者傅京孙教授的邀请,到普度大学作访问学者,从事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领域的研究。在普度大学作访问学者期间,石青云开展了树分类器设计方法的研究,建立了一类属性扩展图文法,实现了属性树文法的误差校正句法。

石青云在做访问学者期间与傅京孙合作完成的《设计二元分类树的一种方法》(Amethodforthedesignofbinarytreeclassifiers)、《对(属性和随机)树语法进行有效的误差校正解析》【Efficienterrorcorrectingparsingforattributedandstochas-tictreegrammars】、《场景分析(属性)扩展图形语言的解析和转换》【ParsingandTranslationofAttributedExpansiveGraphLanguagesforSceneAnalysis】三篇论文先后在《模式识别》(PatternRecog-nition)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

198145

8月,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石青云出席在美国举行的年度国际模式识别和图象处理会议,向会议提交论文《设计二元分类树的一种方法》并且在大会上宣读。

198246

2月,石青云谢绝了傅京孙教授的挽留,回到北京大学,确立以模式识别和图像数据库为主攻方向,主持开展“图像数据库的理论与方法”课题研究,开创中国的模式识别学术研究领域。

19821985年,在石青云主持的科学基金项目中,对数字图象的离散几何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创造了从指纹灰度图像精确计算纹线局部方向,进而提取指纹特征信息的理论与算法。在此基础上,石青云带领的课题组研制成功用于保安身份鉴定的全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和用于公安侦查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这两个系统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在社会安全领域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处理系统,受到公安部高度重视,很快在全国推广。

198448

石青云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当年第1期上发表《模式识别的数学方法》,提出了利用统计法和语言结构法对模式进行描述的途径,以及需要考虑的模式表示、分类或结构分析等基本问题,指出统计法与语言结构法相结合,是值得重视的方向,不仅能有效地解决模式识别问题,而且会产生新的数学模型。石青云在《自动化学报》当年第1期上发表《模式识别》,提出了构建我国模式识别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想。石青云的论文《语义语法导向翻译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Semanticsyntax-directedtranslationanditsapplica-tiontoimageprocessing)在国际学术刊物《信息科学》(InformationSience)当年第2期上发表。

198549

石青云应华裔图像数据库专家张系国教授邀请,再度前往美国,与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联合进行图像数据库方面的合作研究,并与张系国教授一起联合培养博士生。

期间,她与张系国合作完成的《按2D字符串进行标志性索引》(IconicIn-dexingby2-DStrings)在国际学术刊物《模式分析转换与机器智能》(Transac-tionsonPatternAnalysisandMachineIntel-ligence)上发表。

198650

石青云出席第8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向大会提交论文《使用CD法表示的图象处理运算》(Imageprocessingopera-tionsusingCDrepresentation)并且在大会宣读。本文提出的方法使图像数据库既有较高的压缩率,又便于图像运算,为研制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项关键技术。

石青云二次归国后,和程民德教授联合发起,以北大数学系、计算机系、无线电系为主体,联合包括心理学系、生物系、遥感所等十余个系所,组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筹建北京大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于1988年提前通过验收。从筹建开始,石青云担任信息科学中心主任和实验室主任直至1992年。

19861990年,石青云主持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模式识别图像数据库”的研究工作,取得四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两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研究成功地理信息系统SYSTEM-W,该系统有很强的综合信息检索和空间数据信息复合功能,还有统一处理图像操作和数据操作的图像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可视化图像查询语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

198751

9月,译作《形式语言及其句法分析》【(美)A.V.阿霍,J.D.厄尔曼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48万余字。

198852

石青云在《信息与控制》当年第6期发表综述文章《模式识别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智能化识别方法、计算机三维视觉和并行处理专用体系结构三个方面综述了模式识别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0月,出席第9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担任大会程序委员会副主席。

198953

石青云出席首届国际软件工程和知识工程大会,提交并在大会上宣读和王劲松合作完成的论文《图像数据库基于表单的图像查询语言》(aform-basedpic-torialquerylanguageforpictorialdatabase)。

石青云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当年第3期上发表《多刻度数学形态学数字滤波与它的快速算法》(与龚炜合作),对二值图像给出了一种求解多刻度数学形态学滤波系统的高效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石青云主持的“地理信息图象数据库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通过鉴定。该项目的选题抓住数据结构问题这一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经过四年努力,研制成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地理图象数据库处理系统(System-W),使我国的地理图象数据库技术居于世界前列。

石青云第三次赴美,在美国AMAX公司进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合作研究与开发至1991年。石青云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果,为北京大学的指纹识别系统打入国际市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9054

2月,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石青云担任该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0月,石青云主持研制的指纹识别系统在美国战胜了日本NEC和美国Mor-pho两家巨头的竞争,一举中标,标志着中国的图像模式识别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以该项成果为基础,北京大学成立了北大高科指纹技术有限公司,形成了国内最大的指纹技术产业。

石青云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个人金牛奖。

石青云当选国际模式识别学会理事。

19901993年,石青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视觉研究,她带领的课题组得出了由含曲面多面体景物的线画图定量恢复三维形态的原理和快速求解与误差校正算法,以及数字空间数字形态学的几何理论和结构元分解理论与算法。

199155

石青云在《自然科学进展》当年第8期上发表《一种求解三维物体表面方向的新方法》(和魏湘曙合作),本文仅利用图象数据,采用新的算法原理求解表面方向,可在图像数据允许范围内任意逼近精确解,且算法简明,具有并行性。

石青云主持研制的适用于民用身份鉴定的全自动指纹鉴定系统LiveID和适用于公安刑事侦查的指纹鉴定系统DeltaS,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56

石青云卸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中心主任和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改任中心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至1997年。

199357

暑期,在例行的体检中,石青云被查出罹患卵巢癌。1010日,在北大医院接受手术,将肿瘤切除,同时做了阑尾、大淋巴结切除。

11月,石青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同年,国务院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

石青云主持研制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石青云获得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

199458

春天,石青云专程前往中央党校,拜见初中时资助她完成学业的恩师胡述英。

石青云在《软件学报》当年第8期上发表《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的立体视觉匹配方法》(与钟声、程民德合作),给出了一个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双眼视觉匹配算法,又推导出两个有效的新的约束,是解决立体视觉匹配问题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模型。

石青云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奖,并且再度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个人金牛奖。

199559

2月,石青云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第4期上发表《基于吴方法的整体立体视觉方法》(与许传祥、程民德合作),本文以“吴方法”为工具,给出了立体视觉线画图对中边线型对应约束条件,轮廓线型对应约束条件以及曲线型约束条件,并由此给出了重建三维景物的一种整体视觉方法。此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吴方法”即中国数学家吴文俊创立的依靠机器智能以代数方法证明几何定理的方法,石青云的课题组是“吴方法”学术方阵中的重要队伍。

199660

2月,石青云代表计算机专业方向出任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

石青云在《模糊系统与数学》当年第2期上发表《模糊集在手写数字识别中的应用》(与朱学芳、程民德合作),提出先对文字图象进行直(折)线段、圆的LMSE近似并用模糊定义算法进行描述,以得到对书写工整的部分数字的快速识别,其速度提高近两倍。5月,《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创刊,石青云担任学报主编,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零对称和反对称二进小波及其在边缘检测中的应用》(与许传祥、程民德合作)。

石青云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

199761

1月,学术专著《数字空间的数学形态学——理论与应用》(与龚炜、程民德合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根据作者原创的研究成果,以实际应用为背景,专门讨论数字空间中的形态学方法和理论,很多内容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共39万余字。

石青云在《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当年第2期上发表《二进小波的构造理论》(与许传祥合作),给出了二进小波的构造理论,构造了两类二进小波,并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石青云在《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当年第5期上发表论文《基于小波的彩色序列图象压缩编码》(与钟涛、程民德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运动估计算法,时间复杂度比常规算法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同时在估值精度上可与常规算法媲美。

199862

春季,石青云带领的课题组加入吴文俊领导的973项目“数学机械化和自动推理平台”,主要研究利用“吴方法”解决二次曲面的三维形态推理问题,开创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新方向,并且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2000年,吴文俊因“吴方法”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出席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活动时,专程到石青云主持的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考察,并听取石青云关于实验室工作的专题汇报。

石青云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信息安全、传输与可靠性研究”项目,提出了基于代数方法的双正交小波的构造和优选方法,理论上证明了任意可逆线性变换是可以整数实现的,并首次给出了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和整数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石青云在当年《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期上发表《基于二次曲线的立体视觉统一方法》(与封举富、程民德合作),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表示和求解算法,并给出多解存在的条件。

石青云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199963

石青云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当年第1期上发表《颜色空间之间的可逆变换》(与闫宇松合作),针对以往压缩图象所使用的颜色空间转换是一种浮点运算,在由浮点数到整数的转换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误差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实现了颜色空间上从整数到整数的可逆性变换,为利用颜色空间转换进行彩色图像的无失真压缩创造了条件。

院士例行体检时,医生发现石青云癌症复发。但是因研究工作正值关键阶段,石青云采取了保守疗法,没有立即手术。

石青云获得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064

石青云在《中国科学E辑》当年第2期上发表《可逆线性变换的整数实现》(与郝鹏威合作),引入了整数因子和基本三角阵两个概念,证明只要这种线性变换是有限维和可逆的,都存在相应的整数实现途径。

石青云在《软件学报》当年第5期上发表《可逆的DCT整型变换与无失真图像压缩》(与闫宇松合作),使用提升的方法,利用FFTfastFouriertransform)的蝶型构造,完成了FFTDCTdis-cretecosinetransform)的从整数到整数的变换。变换本身是可逆的,因此非常适合于无失真图像压缩。

石青云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当年第5期上发表《基于提升的可逆颜色变换与渐进性无损图像压缩》(与闫宇松合作),利用提升的方法构造颜色空中逆变换(CSLS)。这种颜色空中逆变换是一种从整数到整数的变换,克服了浮点交换的精度误差问题,将其与零树编码结合起来,可以完成彩色图像的渐进性直至无失真编码。

10月,石青云再次入院手术,并住院接受康复治疗。

石青云获得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165

3月,石青云在中科院“吴文俊院士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庆贺会暨数学机械化方法应用推广会”上,作关于数学机械化用于图像识别领域的学术报告。6月,《石青云文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了作者在模式识别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分为:树

分类器与癌细胞识别应用;用高维属性文法实现统计与句法模式识别的有效结合;图像数据库的理论、方法与实用系统研制;图像压缩与计算机视觉研究四部分。共28万字。

石青云被评为北京大学师德标兵。获得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荣誉称号。

200266

石青云建立的“多成分变换”技术建议书被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JPEG2000采纳,收入其第二部分终稿的相应章节,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还被列为“多成分变换”部分的唯一参考文献。

129日,石青云因癌细胞扩散至脑部,由本人提出终止治疗,安详逝世。享年66岁。

石青云自从转入模式识别研究领域以来,在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出版了三部著作、译作。在教学工作、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先后培养了52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内外重要科研教学机构的学术骨干。

石青云逝世后,为缅怀她对我国模式识别领域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2003年,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了“石青云院士基金”,用于奖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数学科学学院在校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研究生。2018年,中国图象图形学会设立了“石青云女科学家奖”,用于表彰在图象图形学研究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女性科技工作者。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区政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