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历代名人吟咏重庆】竹枝词四首

日期:2021-12-24

编者按:

  重庆,行千里、致广大。

  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

  这里山环水绕,如诗如画。

  这里名家辈出,歌长俚短。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增强文化自信,市志办组织选编《历代名人吟咏重庆》,以历代名人的诗性语言,展现重庆的山川地理、历史人文、风物变迁和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优秀历史文化,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之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竹枝词四首



其一

瞿唐峡口水烟①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②处,寒猿暗鸟③一时啼。


其二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④


其三

巴东船舫上巴西,⑤波面风生雨脚⑥齐。

水蓼冷花红簇簇,⑦江篱湿叶碧萋萋。⑧


其四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⑨。

怪来⑩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⑪。



【作者】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其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武宗会昌末年(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唐宪宗元和十三至十五年(818—820年),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游夔州时写下《竹枝词四首》。该竹枝词以七言绝句的形式,模拟巴渝地区传唱的竹枝歌而成诗,借巴地《竹枝歌》音调之哀怨以抒发思归之情及心中之苦。竹枝词四首中,其一被评为"重庆最美十大古诗"之一。


【注释】

①水烟:江面上的烟雾。水:中华书局1996年版《全唐诗》卷441第4922页云:“

②声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③寒猿暗鸟:寒猿,用《水经注》所引《渔者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暗鸟:宿鸟。寒、暗:皆用以形容凄清愁苦。暗:中华书局1996年版《全唐诗》卷441第4922页作“闇”。

④杀:通“煞”,极甚。江楼:中华书局1996年版《全唐诗》卷441第4922页云:“一作江南。” 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以后用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病使君:白居易称自己。

⑤船舫:有舱室之船。巴西: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置巴郡、巴东、巴西三郡,以垫江以上为巴西郡,以江州至临江为巴郡,以朐忍至鱼复为巴东郡,合称“三巴”。

⑥雨脚:指雨点、雨丝。

⑦水蓼:水草名。一年生草本植物。叶长锐而薄,生于水中,开白色带红的五瓣小花。簇簇:攒聚貌。

⑧江篱:香草名,即“芎䓖”。叶大者为江篱,叶细者为蘑芜。萋萋:繁盛、茂盛貌。中 华书局1996年版《全唐诗》卷441第4922页作“凄凄"。

⑨迟:指歌声缓慢悠扬。

怪来:怪不得。

⑪通州司马:指元稹,时被贬任通州司马。通州:今四川达州。司马:官名。协助州刺史处理全州事务。隋唐时期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于别驾、长吏之下。



(摘编自: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历代名人咏重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