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历代名人吟咏重庆】夜雨寄北

日期:2022-05-19

编者按:

  重庆,行千里、致广大。

  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

  这里山环水绕,如诗如画。

  这里名家辈出,歌长俚短。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增强文化自信,市志办组织选编《历代名人吟咏重庆》,以历代名人的诗性语言,展现重庆的山川地理、历史人文、风物变迁和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优秀历史文化,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之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



夜雨寄北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




【作者】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出生郑州荥阳。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因诗文与同时之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均在家族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体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丽,优美动人,广为传诵。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病故郑州,葬于荥阳。按:该诗一说作于大中二年(848年)滞留荆巴时期;一说作于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应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聘而入蜀之后。该诗被评为“重庆最美十大古诗之一。

【注释】
①夜雨寄北:该诗一题作《夜雨寄内》,多数版本作“寄北。熊笃等云:从诗歌柔婉含蓄的抒情方式,以及描写两人相会后"共剪西窗烛"的亲昵举动看,更似寄内。” 夜雨:《重庆题咏录案》第19页彭伯通案云:重庆气候特点,雨量充沛,日晴夜雨。佛图关上有夜雨寺,虽沿巴渝十二景中"佛图夜雨"而来,谓石如经夜雨,亦与重庆多夜雨有关。“
②君:指妻子。
③巴山夜雨:巴渝地区雨量充沛,时常日晴夜雨。秋池:秋天的池塘。
④“何当”二句:想象两人相聚的情景。何当:何时方能够。巴山夜雨时:指两地分居,以诗寄情的时候。


(摘编自: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历代名人咏重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