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重庆文物志】古遗址 | 史前遗址13

日期:2022-01-04

古遗址是古代人类各种活动场所、建构筑物经长时间毁损磨蚀后所遗留的残迹,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场所。在我国文物体系中,古遗址是内容丰富的一个大类。以田野考古学为手段,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古遗址的调查发掘,可以揭示许多古代遗迹并获得丰富的出土品,进而考察古代社会状况,因而古遗址在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工作中备受重视。

重庆的古遗址十分丰富。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地形以平行岭谷、浅山丘陵为主,域内长江及嘉陵江、乌江等众多的大小支流构成了较为发达的水系,沿江众多的台地及山间盆地为古代人类提供了众多的活动场所。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重庆有古遗址1542处,从数百万年以来古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址到明清时代遗存,序列完整,内涵丰富,在缺乏文字记录的原始社会时期和只言片语的青铜时代,这些地下遗存在构建重庆远古历史中有着主体和关键性作用。即使是秦汉以降,这些地下遗存所揭示的内容也往往是文献资料缺乏记载或语焉不详的,其丰富历史内涵、展示历史细节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史前遗址(13)


唐家坝遗址


该遗址位于合川区铜溪镇纱帽村2社,地处涪江右岸二级台地上,面积近12万平方米。2003年9月至10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武合高速公路工程范围进行调查时发现该遗址,随后对该遗址进行勘探和试掘。2005年4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合川区文物管理所联合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25平方米。

该遗址地层堆积深厚,遗物及遗迹丰富。遗迹现象包括商周时期的灶坑1处,唐代灰坑1座以及明清墓葬各1座。遗物主要有:旧石器时代石制品;新石器时代石斧、刮削器、砍砸器、石锛、网坠、石凿、石球和石核;商周时期以夹粗砂、夹细砂、泥质陶为主的陶钵、纺轮以及花边口沿罐、壶、高领罐残件;汉代网坠、钱币及罐口沿残件;唐宋时期褐色、白色、酱釉色等釉色为主的瓷器,类型包括碗、灯盏、研磨器、钵、壶、盆、罐;清代的瓷盘和瓷碗残件。

发掘结果表明该遗址时代延续长,跨越旧石器时代、商周、汉代、唐宋及明清。其中,在距离地表5~20米的黄土中发现253件用河床磨圆度较好的石英砂岩打制而成的旧石器时代大型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等石制品,丰富了嘉陵江流域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布和内涵。




(摘编自《重庆市志·文物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