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历代名人吟咏重庆】题白鹤梁

日期:2022-12-02









编者按:

  重庆,行千里、致广大。

  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

  这里山环水绕,如诗如画。

  这里名家辈出,歌长俚短。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增强文化自信,市志办组织选编《历代名人吟咏重庆》,以历代名人的诗性语言,展现重庆的山川地理、历史人文、风物变迁和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优秀历史文化,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之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



题白鹤梁

七十二鳞波底镌,一含芝蓂一含莲。
出来非共贪芳饵,奏去因同报稔年。
方客远书徒自得牧人嘉梦合相先。
前知上瑞宜频见,帝念民饥刺史贤。



2




【作者】刘忠顺(987—1061年),以明经赐第,曾为潭州攸县尉、江宁句容尉,改知江州德安,通判袁州,历知建昌、解、坊、刑等州军,入为度支判官,出为夔州路转运使、尚书主客郎中,徙两浙路,迁知蔡州、泉州、福州。郑獬《郧爆集》卷21有《刘公(忠师)墓志铭》。按:该诗系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正月十二日,州路转运使、尚书主客郎中刘忠顺有白鹤梁题刻所作。同时,知梁山军、尚书屯田员外郎水丘无逸作和诗一首,诗云:“谁将江石作鱼镌,奋鬣扬鬐似戏莲。今报丰登当此日,昔模性状自何季。雪因呈瑞争高下,星以分官较后先。八使经财念康阜,寄诗褒激守臣贤。”二诗由涪州军州事邹霖命工刻石,新授安州云梦县令恭士燮所书,刻于白鹤梁,今存。参见陈曦震编《水下碑林——白鹤梁》第22页、王晓晖汇注《白鹤梁题刻文献汇集校注》第19页、曾超著《三峡国宝——白鹤梁题刻汇录与考索》第16页、政协四川工委编《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第39页、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第71页、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编《白鹤梁——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第33页、黄海著《白鹤梁题刻辑录》第35页等。



【注释】

①七十二鳞∶唐代涪州刺史、涪州团练使所刻双鲤,各三十六鳞,共七十二鳞,故云。

②“一含”句:双鲤一尾含草(一种祥瑞之草),一尾含莲花。∶又称荚,传说中尧时的一种瑞草,每月望日前日生一叶,望日后则日凋一叶,可占日月之数。

③共∶一起,言二鱼偕往。芳饵∶鱼钩上芳香的诱饵。

④“奏去”句:双鱼共同出现预兆丰收之年。奏去∶进去。稔年∶丰年。

⑤“方客”句:正逢客人捎来家书,其中意义仅自知。方客:他方客游之人。远书:送往远方或远方送来的书信。

⑥牧人∶官员,指州长。

⑦“前知”句∶石鱼频频出现预示丰收之年。前知∶预知。上瑞∶最大的吉兆。



(摘编自: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历代名人咏重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