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重庆非遗】邮亭鲫鱼

日期:2023-12-26


邮亭镇,位于重庆市大足区的最南端。邮亭,乃旧时下到重庆、上达成都必经之驿站,自古为成渝交通咽喉,原为“邮停”,意为邮政信件等停留之地,史称“邮亭铺” “邮亭驿”。这些驿、铺在传递邮政文书的同时,也成了成渝两地商贾往来歇脚、饮茶、食宿的重要聚集地。

据传,清咸丰年间,南来北往的行人停留邮亭铺,喝茶、打牌、吃饭、住宿,好一派热火朝天的繁荣景象。于是,本地的一些精明的渔民便依托邮亭铺开起了路边鲫鱼店,熬鲫鱼汤、煮鲫鱼,方便行人食用。不料,这里煮出的鲫鱼以其味鲜、细嫩,赢得过往官家和商贾大加赞赏。天长日久,名声远播,生意日渐红火。在当地文人的指点下,邮亭很多餐饮店便挂出了“邮亭鲫鱼”的招牌。


邮亭鲫鱼以本地鲫鱼为原材料,做法多样,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加入的调料有辣椒、泡姜、豆豉、香油、葱花等,使做出来的鲫鱼汤鲜味美、麻辣鲜嫩,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食客。

图源:大足区融媒体中心

20世纪80年代后,邮亭鲫鱼逐渐成为享誉巴蜀、名满西南的特色菜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除川渝两地刮起了一股邮亭鲫鱼旋风外,甚至在江苏等省外一些城市里,也可见到邮亭鲫鱼店。在邮亭鲫鱼的发源地邮亭镇,更是形成了邮亭鲫鱼一条街,经营户超过了20户,从业人员200余人。

2014年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邮亭鲫鱼传统制作技艺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陈青和。

摘编自: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之《渝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