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重庆工人运动的优秀领导人

日期:2024-02-01


刘远翔,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重庆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重庆地委工委委员、重庆市总工会组织部长、中共自流井特支书记、中共四川临时省委委员、中共山东省青岛市委书记。1932年5月,因叛徒出卖在青岛被捕。1933年8月,在山东济南壮烈牺牲,时年29岁。

1904年,刘远翔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1924年,20岁的刘远翔到重庆谋生,在启文印刷厂当刻字工人。当年冬天,他先后参加了重庆团地委领导的青年组织“四川平民学社”和共产党领导的工人团体“四川劳工互助社”。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他认真学习革命理论,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925年初,经劳工互助社领导人程子健介绍,刘远翔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重庆工人中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和工人运动领导人。

1925年3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共同发起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重庆团地委的领导下,刘远翔组织劳工互助社的全体社员,向重庆的工友们宣传召开国民会议的意义,积极发动青年工人参加国民会议促成会运动。他带领工人演讲队在工人和市民中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宣传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唤起工人群众觉醒,推动了重庆革命运动的发展。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了英日帝国主义杀害罢工工人和示威学生的“五卅”惨案。消息传来,重庆各界异常愤慨,“劳工互助社”和“平民学社”联合30多个团体,发出宣言、声明,声援上海工人和学生。在程子健、刘远翔等人的组织推动下,重庆各界80多个团体成立了“英日惨杀华人案重庆国民外交后援会”,刘远翔被选为后援会宣传部主任。在重庆团地委的领导下,声援“五卅”惨案的反帝爱国运动迅猛发展,刘远翔带领的工人和学生演讲队在城区四处演讲,向市民揭露“五卅”惨案的真相,山城到处都响彻着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声。住在南岸的英、日领事馆官员、商人等纷纷搬入城内,寻求军阀政府的庇护,英籍轮船也因华人员工罢工停航。重庆人民声援五卅惨案的反帝爱国运动,给英、日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经过这次斗争的锻炼,刘远翔逐渐成长为重庆工人运动的优秀领导人。

1926年2月,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简称“中共重庆地委”),刘远翔任地委工人运动委员会委员兼国民党四川左派省党部工人部干事,协助地委工委书记程子健领导工人运动。在中共重庆地委的领导下,他和程子健一起积极发动工人开展各种争取合法权益的斗争,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初步显示了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战斗的力量。在刘远翔等人的带领和推动下,重庆城区各基层工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到1926年8月,重庆城区有35个大的行业建立了行业工会。11月,重庆市总工会正式成立,刘远翔被推选为总工会执行委员和组织部长。从此,山城数万工人在中共重庆地委的领导下,成为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中坚力量,开启了重庆工人运动新局面。

中共中央四届三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关于职工运动的决议案中指出:“注意自流井的矿工运动,应派人去进行。”为此,1926年7月中共重庆地委派刘远翔到自贡开展工人运动。到自贡后,他与共产党员廖恩波等人建立了自贡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自贡特别支部。为了了解自贡盐工的思想、生活状况,刘远翔以新工人的身份与盐工们一起生活、工作,同他们拉家常,讲革命理论,逐步取得了广大盐工的信任和好感。盐工们觉得他人和气、见识广、有主见,说的话工人们也爱听。

他还向工人们宣传国民革命形势,讲解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介绍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斗争的事迹,使广大盐工革命觉悟逐步得到提高。刘远翔见时机已经成熟,于当年11月在自贡建立了第一个盐工工会——长土机车工会,随后又相继成立了长土车水工会和锉井工会,使自贡工会的力量不断壮大。1927年2月,为改善盐工的生活条件,在中共自贡特支和刘远翔的直接领导下,工人们发起了一次以增加工资为目的的大罢工。经过三天三夜的斗争,自贡盐业工人第一次大罢工取得了胜利。1927年冬天,由自流井和贡井两地10万盐工组成的自贡总工会,在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中宣告成立,盐工代表们一致推选刘远翔为总工会委员长。

1928年1月,根据中共四川临时省委关于立即组织武装暴动的指示,中共川南特委作出了“关于立即开展川南武装暴动和自贡第二次大罢工的决议”。刘远翔组织召开自贡特支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中共临时省委和川南特委的决议,为配合川南农民武装暴动,决定发动以改善盐工待遇为中心的第二次大罢工。在中共自贡特支的领导下,自贡总工会召开了工人代表会议,成立了罢工委员会、行动委员会和后援委员会等组织。自贡特支还发动自贡各界罢工、罢市和罢课来支援盐工斗争。一场经过周密准备、规模空前的大罢工,于2月中旬开始。斗争持续了18天,虽然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但盐工们在特支的领导下英勇斗争,在富顺、内江等地党组织的支援下,终于迫使井商接受了工人的条件,释放了被捕的工友,第二次大罢工又以工人的胜利结束。

1928年3月,因领导罢工斗争,刘远翔被自贡军警通缉,加上生活艰苦,长期积劳成疾,省委决定让他撤离自贡,调回省委机关休养。刘远翔经过短期调治后,不待病愈,又奔赴泸州川南特委工作。1929年2月,刘远翔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下半年被选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于1931年10月学成回国。

1932年5月,刘远翔以中华全国总工会特派员身份到山东工作。此时,中共青岛市委书记李春亭由于身份暴露,处境十分危险。中共山东省委决定派刘远翔到青岛工作接替李春亭,出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5月31日,因叛徒出卖,刘远翔在与李春亭进行工作交接过程中被捕。

在狱中,面对敌人酷刑,刘远翔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拒绝回答敌人的任何问题。每次他受刑后回到牢房,就用四川话大骂敌人,暗示并鼓励战友们要严守党的机密。他还组织战友们学习宣传党的纪律,介绍对付敌人审讯的经验,领导同志们开展狱中斗争。

1933年8月18日,刘远翔等9名同志在山东济南泺口被反动当局枪杀,壮烈牺牲。临刑前,他们手拉着手,高唱《国际歌》,有人倒下了,站着的继续唱,展现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刘远翔从一名排字工人成长为重庆工人运动的优秀领导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投身革命后,认真学习革命理论,积极投身革命实践,不畏艰险,勇于斗争,获得工人群众的信赖,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各项任务。他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面对敌人的酷刑,坚贞不屈,保守了党的秘密。几十年过去了,曾和刘远翔一起战斗过的工友们至今仍深深地怀念着他。

摘编自: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编《渝中红色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