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的事业奋斗一生的程子健

程子健,原名程秉渊,1902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荥经县。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任中共重庆地委候补委员、工人委员会书记、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中共川康特委代理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统战部副部长、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部长,1973年因病逝世。
1919 年秋,17 岁的程子健进入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学习。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充满热情、富于正义感的程子健和十三个进步同学组成“劳人团”,积极投入抵制日货及反帝反军阀的爱国运动中。1920年 11月下旬,程子健与第二批四川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一起,赴法勤工俭学。当时,正值法国经济不景气,百业萧条,找工作很困难,程子健又无钱进学校学习,经过四处奔走,他才进入史来德公司高温轧钢车间当散工,后又到奈罗汽车厂做磨工和车床工。
在法国期间,程子健目睹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工人的悲惨生活,看到了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之下的乞丐和饿殍。在进步同学的影响下,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积极参加留法学生的革命活动,并在法国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7月,程子健回国后来到重庆,团中央特派员萧楚女安排他到重庆团地委职工运动委员会工作。1925年3月,重庆团地委领导的外围组织“劳工互助社”成立,程子健任负责人。他积极组织劳工互助社成员学习革命理论,开展各种政治斗争,使劳工互助社成为大革命时期重庆群众运动的中坚力量,并为培养工运骨干发挥了重要作用。5 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在重庆团地委领导下,劳工互助社组织 38个团体发表宣言,提出收回英租界,组织国民外交后援会,发起募捐,接济上海罢工工人等十一项主张,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慑于重庆人民的反抗怒潮,英领事馆开始撤退侨民,英轮船也被迫停航。
1926年2月,中共重庆地委成立,程子健任地委候补委员、工人委员会书记,负责领导四川和重庆的工人运动。在他的领导下,四川和重庆地区的工会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9月,万县惨案发生后,他带领重庆工人组建“万县惨案四川国民雪耻会”工人纠察队,开赴街道、码头,宣传发动市民拒用英日仇货,维持社会秩序,查办不法奸商。11月重庆市总工会正式成立,程子健当选总工会副委员长。在中共重庆地委的领导下,市总工会紧密团结工人群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工人阶级队伍,推动了重庆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
1927 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后,由于白色恐怖笼罩,程子健转移到成都,在中共川西特委负责组织工作。1930年5月,反动军阀刘湘成立特务委员会,网罗叛徒建立侦缉队,大肆捕杀共产党人,破坏重庆地方党组织。在渝的省委机关多次遭到严重破坏,省委主要领导人刘愿庵、穆青等人先后牺牲。根据组织安排,程子健回到重庆组建了中共四川临时省委,任书记,继续领导全川的革命斗争。为贯彻中央关于组织开展暴动的决议精神,临时省委决定在党的力量较强的川军部队发动兵变,并将党、团、工会合并为各级行动委员会,程子健任省行动委员会主席,集中力量领导武装暴动,先后发动了江津、合川、广汉兵变,丰都、梁山、荣县农民暴动,在自贡发动了盐业工人大罢工等斗争。这些武装暴动,多数因力量过小,孤立无援,最终失败了,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特别是党在军队的力量几乎损失殆尽。虽然这个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受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但程子健还是主动承担了责任,认真地作了检查和纠正。
1931年3月,重庆寮叶巷二号的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省委难以在重庆继续活动,决定再迁成都。6 月,罗世文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程子健改任省军委书记。
1933年初,程子健去上海到中央军委工作。3月,他去江苏省军委联系工作时,不幸被捕。在狱中,程子健坚持开展革命斗争,他不仅向青年党员讲解党的基本知识,并向他们传授开展狱中斗争的经验,组织绝食斗争。在他的带领下,狱中的难友们都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坚强的战斗集体。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程子健于8月被释放。出狱后,经组织审查后,被派到中共长江局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学习。1938年5月,中共中央长江局派程子健回成都工作,先后担任中共四川省工委组织部长、川康特委组织部长兼工委书记。在他的领导下,组建了成都行业工会,开展了排字工人增加工资的斗争,并在斗争中重建了印制工会。
1939 年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川康特委为了领导川西人民坚持抗战,组成由程子健任书记的“五月革命行动委员会”,发动各界群众召开“五一”庆祝大会、举行火炬游行等活动,宣传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极大地鼓舞了群众坚持抗战的斗志。
1940 年 3 月,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不幸被捕,中共中央南方局决定,由程子健担任代理书记。1941 年国民党特务头子康泽亲自率队到成都搜捕共产党人。程子健由于长期战斗在四川,为许多叛徒特务所认识。同年夏,组织决定让他撤回延安到中央党务研究室工作。1945 年作为四川党代表,他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在重庆成立了公开的中共四川省委,吴玉章任省委书记,程子健任统战部长。由于程子健曾任省军委书记,多次领导武装起义和农民暴动。为了干扰和破坏四川省委的工作,国民党当局在报纸上造谣,诬蔑程子健要在四川发动暴动。为了不让国民党当局有制造摩擦的借口,程子健被调离重庆,到哈尔滨东北工业部鹤岗矿务局任副局长兼党委副书记。
1949年 7月,程子健奉命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12 月,中共中央西南局进驻重庆,程子健任西南局统战部副部长。1954年西南局撤销,程子健调任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部长。程子健在近五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四川和重庆工作。他对人宽厚和气,对党忠心耿耿,工作兢兢业业,生活艰苦朴素,为四川和重庆的革命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将永载史册。
摘编自: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编《渝中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