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红岩故事 千秋传颂

日期:2024-04-24


在重庆市区化龙桥,有一处壁立陡峭的红色山崖,像一面巨大的屏风矗立在嘉陵江畔。这里的岩石主要为红色砂页岩,因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红色的光芒,被称为红岩,红岩村因此而得名。

1939年至 1946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驻守红岩村,在长达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坚持团结抗战,领导国统区党组织和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培育形成了光耀千秋的红岩精神,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开展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篇章。

1939 年,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在城区的办公处被日机炸毁后,决定在郊区寻找一块新的办公地点,看中了红岩村这块地。红岩村原为爱国知识妇女饶国模经营的大有农场,饶国模得知八路军要在此修建办公大楼后,慷慨应允。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是国民党政府承认的公开办事机构,中共中央南方局作为秘密机构以办事处为依托,开展各项工作,领导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及华南、西南地区的人民抗日武装斗争。

在八路军办事处大楼刚动工兴建时,国民党有关方面便找到饶国模女士,也要求在大有农场租地修建参政会办公楼。但参政会大楼建好后从未开过会,实际上里面住着一批特务,对八路军办事处进行监视。

如今在八路军办事处我们仍可看到一张大照片,那是1940年秋天,日机轰炸重庆时,将一颗炸弹扔在了办事处附近,将办事处大楼墙面震坏。周恩来和邓颖超从防空洞里出来后,特意留下了这张照片,照片上,在邓颖超和周恩来身后就是被炸弹震坏了的大楼墙面。1985 年 10月,邓颖超重返红岩村时,指着照片对陪同人员说:“我和恩来照这张相的意思,就是表明我们是炸不走的,不管你怎么狂轰滥炸,我们就是不走。”这充分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心。

红岩村还是南方局领导人会见各界友好人士,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场所。1939年9月4日,中共参政员王明和南方局领导人博古等在这里会见了印度总理尼赫鲁。1943 年元旦,周恩来、董必武还在这里举行宴会,为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祝寿。1945 年 9 月 16 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在这里接见了美国驻华第十四航空队总部霍华德·海曼等三名青年飞行员,并同他们进行了长时间交谈,在共进晚餐后与他们合影留念。1976 年霍华德·海曼再次来到中国,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时,看到纪念馆里仍陈列着他们和毛主席合影的照片,十分激动。事后,他主动将珍藏了多年的与毛主席合影的相册以及日记本赠送给了红岩革命纪念馆。

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

中共中央南方局作为党的秘密机关设在办事处大楼第二层,南方局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博古、王若飞、邓颖超等都住在这里。来重庆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林伯渠等人也曾在这里居住。这里不仅是南方局领导人的居住地,还是中国南方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三楼是机要重地,设有机要电台,时刻与延安保持着秘密联系。为了保密工作的需要,在这里工作的人员很少下楼,工作、学习、吃饭、睡觉、锻炼身体均在楼上。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就是利用这里的电台,指挥千里之外的上党战役,一举歼灭了国民党部队 3.5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有力地配合了谈判斗争。

在办事处大楼附近有一片樱花园,这是 1979年 11月,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先生赠送给周恩来总理数百棵山樱树种,种下后长成的。1982年4月,曾在红岩村居住和工作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到重庆时,亲笔题写了园名——红岩樱花园。

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办公地,除红岩村外,在市区内还有一个办公场所——曾家岩 50 号。这是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名义租下的房屋,对外称“周公馆”。为监视周公馆的活动,国民党军警特务布满四周,大门外还有特务设的茶馆和烟摊。周公馆的右边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公馆,左边是国民党警察局的派出所。

周公馆还流传着一段佳话。1941 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为打破国民党的政治高压,周恩来以话剧为突破口,组织了“雾季公演”,上演了一百多部抗战话剧,轰动山城,对宣传团结抗战、反抗日本侵略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雾季公演”的成功,使周恩来十分高兴,他决定在周公馆宴请文艺界的朋友。本打算只请几十人,没想到消息传出后,来了一百多人,快把周公馆挤爆了。宴会始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胜利的喜悦。周恩来还亲自为大家做了一道他的家乡菜——红烧狮子头,红烧狮子头端上桌后,被大家一扫而光。

红岩村和周公馆,作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的办公地,在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里,留下了许多传颂至今的动人故事,是渝中人民世代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摘编自: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编《渝中红色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