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皮槽大山里的清溪沟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你一定想不到还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叫“木皮槽”,平均海拔近千米,四周悬崖峭壁,有3120多阶的丹霞石梯,有古朴的红土墙小青瓦农舍,有古寨门,有水流不断地连绵农田。这是大自然留给江津的最后一片“处女地”。木皮槽是江津蔡家镇最边缘的一个高山社,海拔1000余米,与贵州、綦江接壤。山上树木葱茏,景色秀丽,有古朴的红土墙,小青瓦农舍,水流不断地农田。山中的峰谷、石林、岩洞以及千姿百态的大小丹霞令人心向往之,山羊、野兔、猕猴、鸟雀自由出没。植物界称为“活化石”的桫椤蓬勃生长,古茶树吸日月天地之精华,捧出纯天然的茶香。
从江津主城沿津柏高速驱车个把小时,在蔡家镇清溪沟路口下道,车辆一拐进乡村硬化水泥路,扑面而来皆是丰收在望的良田沃野和郁郁葱葱的峰谷石林。峰回路转间,蓝天、白云、林海、竹浪、农舍目不暇接,宛如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正忘情吮吸着大自然中负氧离子含量丰富的清新空气时,延绵十余公里的清溪沟湖忽地映入眼帘,她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镶嵌在木皮槽山的怀抱里,碧澄、宁静、清澈,恰似世外桃源,令人遐想。
木皮槽大山里,隐藏着一颗水利明珠,那就是清溪沟湖,又名清溪沟水库,是60多年前近两万江津帅乡儿女走进大山,聚群众力量,彰人民志气,用锄头挖,用钢钎打,用肩膀抬,先后完成土石方工程122.6万立方米,总投入劳力604万个工日,奋战24个春秋才修建完成的,素有“北有红旗渠,南有清溪沟”的美誉。清溪沟是国家水利风景区,景区总面积达5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水质清、无污染、水源充足。整个清溪湖畔,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山上,苍松挺立;坪下,碧水流长;湖中,鱼虾成群;环岸,屋舍俨然。清溪沟景区集洞林湖山四大元素荟萃,奇特全险四大风光尽显。
来到清溪沟水库入口处,“国家水利风景区清溪沟水库”几个红色大字在阳光照射下愈发熠熠生辉。青条石垒砌的门坊巍峨大气,仿佛透着朗朗的精气神。往前几百米,一座宏伟的拦水大坝像巨人一样矗立着,把水利安澜护佑得滴水不漏。大坝下的发电机组传来机器转动的音韵,在清溪沟湖畔唱着“人民水利为人民”的赞歌。
拾级而上,一块花岗石碑上镌刻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于2009年授予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几个鎏金大字,向人们述说着清溪沟湖沧海桑田巨变的故事。旁边的展示牌上赫然记录着这片高达111.13万平方米的湖区面积和1638万立方米的总库容。河长库长公示牌上“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目标又是那么充满诗情画意。
在“清溪沟水库落成纪念碑”驻足,默诵“攀悬崖、战绝壁、飞深涧、越山岗,破巨石”等碑文,眼前仿佛出现了民兵、民工和干部当年那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鏖战情形。再读“架桥梁、建长渠、筑大坝、兴电站、砌楼房”等碑铭,对当年参加修建水库的人们那种怀揣“一腔热血踏遍青山”的情怀在心底油然而生。站在修葺于山顶的“民工纪念碑”前,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肃然起敬。修建清溪沟水库过程中,先后有11个普通民工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最大年龄42岁,最小年龄20岁,他们长眠在清溪沟湖畔,伴随着蜿蜒的百里长渠以及因之得到活水润泽的千万亩农田。
清溪沟环湖周遭景色宜人,得天独厚。荡舟湖心,抬头仰望,只见山腰云雾缭绕,峰峦高耸入云。10公里距离的环湖自行车赛道,把运动的快乐播撒在青山绿水间。沿湖逆流而上,可拜谒矗立在群山沟壑间的神奇“石笋”,攀登数千级天梯,去看皮木槽古寨门凌空托起,述说着远去的风云。
沿青石板小道漫步,还可探秘冷热风分离的魔幻阴阳洞,它隐藏在有两三层楼高的岩石中,左右两边的洞口一个常年吹冷风,一个常年吹热风。洞内有半米宽的小溪,洞顶有形态各异的鹅卵石。其间洞中有洞、洞中连洞,到底哪里才是通往外界的出口?溪水的源头在哪里?有待洞穴爱好者前去揭秘。
荡舟波光潋滟的湖上,看两岸青山峰谷交错、悬崖叠嶂,是清溪沟湖带来的至上而唯美的享受。捎上一份好心情,随船一直行驶至源头,再步行30分钟,跨越重庆、贵州界碑,一边释放快乐,一边欣赏被称作“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等珍奇树种,这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真实表达。更或许,夜幕降临时,在湖边搭起帐篷、架起烧烤架,品尝着农家乐提供的嫩苞谷、香猪特色烤肉,吹着凉爽的湖风,弹着抒情的吉他,看月光倒映在湖面,听湖水低吟浅唱,尽情享受这湖畔至美。
同行的蔡家镇纪委袁书记告诉我,不久的将来,高山明珠清溪沟湖更有新“耍事”,更有新“玩法”。木皮天街、露营基地、玻璃栈道、无边游泳池等的打造已然推出并正在提档升级。环线的小川西、普陀山古寺、千年银杏古树、笋溪河大桥等丰富的人文景观也深受户外游客探访打卡。农家豆花、腊肉、酸菜鱼、土鸡汤、干竹笋炖猪蹄等特色美食也将丰富餐桌。
依依不舍中告别清溪沟。站在大坝上,再一次注视清清碧湖、倾听漫漫水韵,我在心底深深祝愿高山明珠清溪沟湖,在皮木槽的青山绿水碧林芳草掩映中,一定会更加波光潋滟、碧波荡漾。
作者简介
黎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已在全国各类报刊网络发表散文、诗歌、随笔、歌词作品1500余首(篇),屡有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