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革命实干家童庸生

日期:2024-06-20


童庸生

童庸生,又名童鲁,出生于1899年,四川巴县 (今重庆市巴南区)人。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和重庆早期党团组织负责人。1919年,童庸生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受其老师、四川早期共产主义者王右木的影响,积极投身于日益高涨的学生运动,参加王右木发起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在听王右木讲授《资本论》《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同时,还积极学习陈望道翻译的 《共产党宣言》、恽代英翻译的 《阶级斗争》,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开始运用“马克思的基本要义,解释社会上的一切问题”,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无产阶级的事业联系起来。

童庸生是一个实干家,在他看来,“空谈”革命是毫无意义的,参加实际的革命斗争才是“真正革命”。1922年春,童庸生和李硕勋、阳翰笙等志同道合的青年学生,在成都团结带领一批进步青年,建立了一个青年团组织,积极开展了争取教育经费独立和择师运动的斗争。

1920年至 1922年,四川的教育经费经常被军阀侵占,直接危及学校的生存,成为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之一。1922年6月5日,成都各校纷纷罢课,争取教育经费独立。6月10日,为声援这场斗争童庸生等人带领团组织发表宣言,支持各校的斗争,并号召全川师生员工团结起来,改革教育进而改造社会,发动平民阶级与军阀阶级斗争。同日,王右木、童庸生等人积极推动四川省学生联合理事部召开万人大会,揭露军阀侵占教育经费的种种事实,并组织讲演团上街演讲。他们还带领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等八校学生,不顾军阀镇压,多次到省议会请愿。6月18日至 21日,重庆及四川各地学生纷纷响应,上街示威游行,终于迫使省议会通过了学生代表的提案,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1922 年下半年,川军总司令兼省长刘成勋撤掉了四川省一中进步校长陈光普的职务,激起全校师生的极大愤慨。童庸生、阳翰笙、李硕勋等人得知信息后,迅速带领成都各校学生,散发传单,反对军阀政府派遣的严恭寅接任省一中校长。省一中的学生砸烂严恭寅的轿子,并赶走随行的警察,使严恭寅狼狈而逃,学生们还组织成立了护校委员会,自行管理学校。

1922年8月,吴玉章担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吴玉章十分赏识学习优异、工作能力强的童庸生,并结成了忘年交。以后童庸生又结识了在成都从事革命活动的杨闇公,很快成为挚友。

1923 年初童庸生毕业后回到重庆,到巴县师范任教。他一到校便投入到团组织的活动中。1923 年秋天,重庆团地委实际负责人唐伯焜去成都后,童庸生成为重庆团地委的中坚人物,主持团地委工作。他从实际出发提出的团组织活动计划,得到团中央批准,使团地委的工作日趋活跃。童庸生十分重视组织和发动学生的工作,在向学生讲授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的文章,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同时,还组织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学习 《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 ABC》 等,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团员。到 1924 年初,在童庸生的带领下,巴县师范、巴县中学分别建立了团支部,川东师范、省立二女师、重庆联中等校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新思想的宣传活动也得到了广泛开展。

1924 年 1 月 21 日列宁逝世,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开展宣传列宁的群众运动,国民党“一大”也通过了悼念列宁的决议。童庸生深知这对加强国共合作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都有重大意义,不辞辛劳发动团员积极进行准备,5月 9日由重庆学联出面在通远门打枪坝举行了追悼列宁群众大会,并与罗世文等人一起开展了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列宁的生平与思想的活动。

1925年1月,重庆团地委经过进一步改选,杨闇公任组织部主任代行书记职务,童庸生先是代理组织干事,后代理宣传干事。他与杨闇公、罗世文等组成了坚强有力的团地委领导班子,在重庆城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为支持北伐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1925 年春,重庆团地委根据中共四大和团的三大相关决议的要求,开展代党发展党员,筹备建立重庆地方党组织的工作,着手从团员中发展党员。杨闇公、童庸生由团转党,成为中共正式党员。与此同时,随着留法勤工俭学和外地的党员陆续返渝,为在重庆建立地方党组织奠定了基础。

1926 年初,童庸生和杨闇公一同前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成立中共重庆地方组织的问题。中共中央批准了重庆团地委的请求,决定成立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作为统一领导四川境内中共党组织和党员的组织机构,直属中共中央领导。2月,中共重庆地委正式成立,杨闇公任书记,冉钧负责组织,吴玉章负责宣传,童庸生任重庆团地委书记。中共重庆地委成立后,以重庆为中心,四川革命运动迅速汇入全国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崭新气象。

1926年3月,中共重庆地委派童庸生去江津开展工作,以江津中学国文教员的身份开办讲座,作《中国内乱之原因》等演讲,阐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增无减,封建军阀的剥削压迫日甚一日,只有打倒列强,结束军阀割据的局面,才能根本消除中国的内乱;指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导革命运动的科学真理,是民族和社会解放的思想武器。5 月,随着北伐军的顺利推进,为策应北伐,中共重庆地委根据中央指示,加强了军事工作的领导。根据中共重庆地委的安排,童庸生协助吴玉章、刘伯承到川军中开展工作,争取川军倾向革命,支持北伐,为推动川军旅长袁品文、陈兰亭、秦汉三、杜伯乾等参加泸顺起义,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7月下旬,童庸生代表中共重庆地委起草了《四川各派军阀的动态》和《四川军事调查》 上报中央。中共中央发出 《致重庆信》,对重庆地委的报告表示赞同。9月上旬,童庸生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重庆地委的全面工作,重点是军事运动,提出了发动川军起义,建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设想,党中央同意了中共重庆地委提出的计划,为泸顺起义确定了战略方针。回到重庆后,童庸生向中共重庆地委汇报了党中央的意见,并参加了泸顺起义的组织和领导工作。起义失败后,中共重庆地委依据中央计划,决定派童庸生、邹进贤、张锡畴等人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

1930 年初,童庸生等人从苏联回国。不久,党中央派遣童庸生与罗世文回川工作,途经九江时,童庸生下船购物失踪。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就这样骤然消失在乱世之中。1945 年,经中共中央组织部审查,认定童庸生为革命烈士。

摘编自: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编《渝中红色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