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糍粑,苗族的爱情信物

日期:2024-07-17


你知道重庆万盛苗族的爱情信物是什么吗?不是别的,它就是我们日常可以见到的普普通通的糍粑。

苗族糍粑,会根据不同的节日以及不同的场合来制作不同的口味。在制作糍粑时,先准备好花生、猪肉、萝卜干、白砂糖、黄豆粉、糯米、清水等。苗家人将自家种植的糯米挑选出来,去掉杂质,然后淘洗干净放进缸里,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一个晚上,将糯米浸泡得膨胀一些,第二天再将糯米进行制作。制作时,在准备好的大木桶里面铺上一层蒸布,将浸泡好的糯米放进木桶里,用柴火大锅将其蒸制成糯米饭。糯米饭蒸制好之后,直接将蒸布提起来,把蒸制好的糯米饭倒进石舂里面,再用特制的木棍反复捶打,这就叫打糍粑。

青年镇更古村村民打糍粑喜迎新年(曹永龙 摄)

糍粑捶打好后取出来,分成一个个均匀的小团子,然后用手将团子压扁些,放置在一旁,盖上一块湿布静置一会准备包馅。馅料的制作比较简单,将花生放进无油无水的炒锅中翻炒至散发出香味,表面有些微微发黄即可。猪肉、萝卜干切成丁状备用,起锅加入适量的食用油,分别将猪肉丁和萝卜干丁放进锅内翻炒至全熟并且炒出香味后盛出备用。然后将馅料混合白砂糖搅拌均匀,再包裹进糍粑里裹成一个圆球的形状,放进蒸锅里面用大火蒸制20分钟蒸制好的糍粑取出来,在黄豆粉上面裹上一圈,这样一份“苗族糍粑”就制作完成了。

在重庆万盛的苗族聚居区,糍粑是苗族同胞处理人际关系的黏合剂。逢年过节要打糍粑,祭祖要用糍粑,修建房屋要用糍粑。用糍粑招待贵宾,胜过用鸡鸭猪狗招待。最有趣的是,苗族青年男女从恋爱到结婚也离不开糍粑。

苗族姑娘们送给自己情郎的糍粑前提是要有一定的恋爱经历。如果两人是初次见面,是不能把糍粑赠送出去的。因为糍粑可以见证爱情的深沉,可以代表姑娘真心喜欢小伙的诚意。一旦赠送了糍粑,说明爱情已经成熟,到了可以定亲或结婚的阶段了。

每年腊月,苗族少女就要准备好各种形状、色彩的糍粑,三角形、圆形、长条形、五色糍粑最多,色质以最白者为佳。待到正月初一至初三,有外寨苗族未婚青年男子来“游春”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糍粑向正在跳芦笙舞的意中人的花腰包投掷。如男子也有意,就接收;如无意则可以婉言谢绝。待到正月结束,男子邀约两个好友将一斤糍粑、一斤白糖送到女方家里,女子也请几个好友作陪款待男子及其亲戚、朋友。如果双方话谈得投机,就可继续交往;如无意,就不了了之。

特别是有女儿的人家,待女儿谈婚论嫁时,母亲总要给女儿准备两个比自家食用要大几倍的糍粑。母亲们知道,为女儿准备的糍粑,就同给女儿准备的嫁妆一样重要。

春节期间,如果母亲早上起来看到桶里的两个大糍粑不在了,母亲心里一定是乐滋滋的,甚至会表现出一副得意的样子,因为她知道女儿已经有了爱情的归宿。

为了选择一个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小伙子往往要跋山涉水到十几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以外的苗寨去游方。游方一般是在秋收结束到第二年插秧前的农闲季节,主要在日苗年、吃新节、斗牛节,爬坡节等传统节日和赶场天进行。每个苗寨都有自己固定的游方场、游方坡或游方坪,也有在寨子前后的桥边、树下、或在村庄的草坡上进行的。

青年镇更古村村民中秋节打糍粑(杨万秋 摄)

到了晚上,没有月亮与星光,邻寨的小伙子们便成群结队打着手电筒到游方场游方,吹几声召唤姑娘的信号“口哨”。姑娘们得到信息后便从各个角落出来,点着随夜风摇晃的火把,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地来到游方场。这时,如果已是钟情的情侣,便悄悄相约到游方场的某个角落去说悄悄话;如果是还没有情人的小伙子,便开始寻找自己的梦中情人。看到中意的姑娘,小伙子一句:“叽哒,啊上莫(姑娘,游方去)”,姑娘应上一句:“谢搠垛哇( 看得起吗)?于是,小伙主动拉着姑娘的手从大伙儿中间走到一边去,两人的爱情就这样开始了。

在彼此相处一段时间后,小伙子为了试探姑娘对他的真情,一般会向姑娘说:“给对糍粑嘛!”如果姑娘是真心爱上了小伙子,待夜深人静的时候,姑娘便会在家里用帕子包好糍粑或用绳索穿好糍粑递给小伙子。当然,姑娘赠送小伙糍粑有两种情况,一种需要还礼,另一种不需要还礼。如果是需要还礼的,说明姑娘还不想嫁给小伙,这只是代表一种友谊,做相好的朋友;如果是不需要还礼的,说明姑娘愿意嫁给小伙,代表一种永结同心。这两种赠送方式,就是看当时姑娘递给糍粑时的情况。如果当时姑娘是用帕子包起糍粑的,说明姑娘要求小伙还礼,还礼的时候仍然用这张帕子包裹礼物;如果姑娘是用绳子穿起糍粑,证明姑娘不用还礼,也说明她真心诚意喜欢上了小伙,可以考虑婚姻大事。

小伙得到了姑娘送给的定情糍粑后,会将糍粑搁在比自己年长的同辈邻居家里。因为苗家人不像汉族人那样张扬,青年人恋爱的事情事先不好向自己父母亲透露,怕害羞,定情糍粑只好让邻居“保管”。糍粑放在邻居家里一段时间后,约上朋友们选择一个晚上吃糍粑,借请大家吃糍粑来显示小伙的爱情已取得了成功。

吃糍粑的晚上,成了小伙子们欢腾的庆功之夜。找到女朋友的小伙,个个得意洋洋;没有找到女朋友的小伙,只能沉默无语吃着闷粑粑。吃糍粑是秘密进行的,原因是怕自己父母知道这件“害羞”事儿。但是这个秘密早晚还得告知父母,一般都是通过邻居去通知父母说儿子找到了中意姑娘,要派人去姑娘家提亲、订婚,并做好结婚的准备。


文章作者:罗昭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