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巴县志》编纂者之赖以庄

赖以庄(1890-1966年)①,名肃,号树严,巴县人。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重要参与者,文教界名宿,参与编纂《巴县志》,1949年后任教于西南师范学院。
《赖启谌自传》书稿(涉及其父亲赖以庄生平事迹)
积极投身辛亥革命
现存于重庆市文化宫内的《新修川东师范学记》碑刻
赖以庄,少时丧父,饱尝生活艰苦,立志发奋读书,早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历史上最早的新式学堂,也是当时重庆地区的最高学府——川东师范学堂。1906年6月,同盟会重庆支部成立,杨庶堪(字沧白,巴县人)为首盟,即决定从学校入手,在教育界人士和学生中开展革命宣传和发展组织。同盟会会员龚秉枢(巴县人)和陶闿士(巴县人)等在川东师范学堂教学中联系时事,向学生灌输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赖以庄在学堂求学时受到进步师生的影响,于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②,从事反封建斗争。1911年初,孙中山、黄兴等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召集各省同盟会会员,组成一支八百余人的敢死队,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赖以庄受同盟会重庆支部派遣,担任向广州运送武器弹药任务。
1911年11月,赖以庄参加了由同盟会领导的推翻清政府在重庆及川东地区统治的重庆辛亥起义,起义成功后,蜀军政府成立,赖以庄被推任为蜀军政府秘书。
致力图书事业发展
朱之洪介绍赖以庄赴巴县县政府协商建设巴县光复纪念图书馆事宜的函
重庆辛亥起义之后,赖以庄先后担任蜀军政府、镇抚府、川东宣慰使署秘书、参事,四川讨袁军民政总厅秘书,四川省长公署秘书。1920年后赖以庄逐渐淡出政界,全力从事文教事业,曾多次任巴县图书馆馆长或负责图书馆工作,民国十一年(1922年)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任巴县图书馆馆长;民国十七年(1928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任教育董事会董事、分管图书馆。在任图书馆馆长期间致力于图书馆的发展, 他发动杨沧白、文伯鲁、朱之洪、朱必谦等重庆知名人士捐书, 共募集图书26000余册,为图书馆积累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 重庆遭日机轰炸, 地处市中心夫子池街的图书馆被炸毁, 图书资料转移至南岸老厂。民国三十年(1941年),赖以庄临危受命, 再次担任图书馆馆长, 在老厂大庙子开展馆务工作。在县政府参议会上,他曾提议把巴县图书馆更名为巴县光复纪念图书馆, 最终无果。后因战事, 图书资料又转移至巴县鹿坪乡(今属巴南区南泉街道)罗家沟张杰生住宅保管。
参与《巴县志》编纂
民国《巴县志》
民国二年(1913年),朱之洪(巴县人)提议重修县志,并聘请赵熙(四川荣县人)为总纂。因讨袁军失败,政局混乱,修志告罢。民国十一年(1922年),巴县县议会决议重修县志。民国十五年(1926年),聘向楚(巴县人)为总纂,朱之洪、陶闿士、文伯鲁、龚秉权、向宗鲁、梅际郇(均为巴县人)等为编纂。赖以庄担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为编修巴县志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民国十九年(1930年),赖以庄被增请为编纂,负责撰写《巴县志》的官师列传、人物列传、军警志、金石志、两汉三国纪事等篇。《巴县志》共分疆域、建置、古迹等23卷、24门附文徴1门、133目附8目、24册,约75万字,最终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刊印。民国《巴县志》记述了有历史记载以来、下迄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巴县历史,保存了大量清末民初珍贵史料,对研究重庆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21年,民国《巴县志》列入重庆市历代优秀方志名录,先后出版选注本和影印本,是学者研究巴渝文化的重要书目。
舍身保护地下党员
赖启彤(赖以庄之女)寄给杨蜀翘的信件
赖以庄自民国三年(1914年)任教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万县师范)起,先后在川东师范学校、巴县中学、广益中学、思诚国学专修学校、重庆大学、省立教育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学院等任教五十余年,他支持学生运动,掩护进步学生、地下党员转移,躲过敌特搜查。1949年重庆“四·一二”学生运动期间,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地下党支部书记杨蜀翘(江竹筠烈士表妹)受到国民党军警围捕,在地下党外围组织掩护下,成功逃出学校,转藏至赖以庄家中,受到妥善保护。据沙坪坝区党史资料记载,省教院地下党支部书记戴凤禧回忆,“1940年省教院老师赖以庄在重庆女师教过我,有一次,他叫我到教授休息室问我在教院搞些什么活动,并告诉我,我的名字已上黑名单了,于是组织决定我撤出教育学院”。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1952年,赖以庄在《新华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改造思想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
赖以庄在各校任教期间,曾先后主讲过中国历代文学史、历代散文、历代韵文、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左传导读、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等课程,其讲授既深于学术源流又擅论述作家精蕴。对学生则器重人才、诲人不倦,拒绝不学无术者。在学校经常有学生和教师来访,他都放下工作,耐心谈至满意而去。赖以庄始终忠于教育事业,秉持师德,授业解惑,培养出的人才既有党政军骨干、学者、教授、教育家,更有难以数计的普通师范学生,他不计名利得失,勤勉执教,终身从事基础教育。
【注释】
①赖以庄生年,不同史料记载有1890、1891、1892三个年份,据其在1952年8月7日《新华日报》登载的署名文章《旧的如昨日死,新的如今日生——改造思想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自述62岁,推算为1890年。
②加入同盟会时间,不同史料记载有1906、1910两个年份,然据其在新华日报发表的《旧的如昨日死,新的如今日生——改造思想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自述18岁加入同盟会,推算为1908年。
【参考文献】
1.《巴县历史人物》第一辑 巴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1988年
2.《重庆辛亥革命时期人物》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86年
3.《沙坪坝区党史资料汇编》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党史办公室 1985年
4.《重庆市巴南区志·图书馆志》重庆市巴南区图书馆 2018年
5.《赖以庄先生》 曾进 1986年
6.《自传》 赖启谌 1959年
7.《旧的如昨日死,新的如今日生——改造思想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新华日报 赖以庄 1952
文章作者:胡棣 向立林
作者单位:巴南区档案馆(区地方志编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