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话说乌江厚板船

日期:2024-10-24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的最大支流,自古以来就是川黔地区的交通要道。早年间的乌江河道,峡谷连绵,礁石密布,弯急浪高。相较于当时的陆路交通条件,水路运输相对便捷。随着水运和商贸活动日益繁荣,为了适应湍急的水流和复杂的航道条件,当地船工经过不断实践和改进,创造出这种坚固耐用、有着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木船,一个凌空独立的船工,一根巨长的船艄,一个高耸且向右歪扭的船尾。这是乌江上的特有船型,名为“厚板船”,当地俗称“歪板船”“歪屁股船”“歪勾子船”。乌江厚板船作为乌江流域特有的船舶类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然而,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乌江厚板船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厚板船(摄影:西德尼·戴维·甘博)

乌江厚板船的构造特点

1917年,美国人西德尼·戴维·甘博沿长江上行深入四川时,在涪陵拍下了乌江厚板船的珍贵照片。从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乌江厚板船有以下特点:

厚板船(摄影:西德尼·戴维·甘博)

(一)船板极厚。造船所选船板厚度至少在5厘米以上,能承受乌江激流怒浪的拍击。这也是“厚板船”得名的原因。

(二)头、尾高耸。在航行时破浪,防止江浪进入船舱。

(三)无舵,以艄控船。乌江落差大、水流急,下行船只与水流的相对速度很小,舵不能产生足够的回转力,很难控船。而艄却比舵灵活,能够随意出入水面产生回转力,且艄杆长,力臂大,转向快而灵活,控船效果比舵更好,不怕礁石碰击擦挂。厚板船采用三只艄,“后艄”最重要,装于船尾,选用坚固而有韧性的红椿木料制作,直径30至40厘米,长20米左右,重逾一吨,又称"巨桨"或"大艄"。船体中部,有一个高出船甲板约4米,宽仅20至30厘米的梁架,俗称为“艄凳”或“天花板”,行船时驾长一人凌空站立于此,掌控后艄。“小艄”安装在船尾右后部,“前艄”安装在船头,遇漩流险滩时,前艄和小艄辅助后艄控制航向,两艄或三艄配合,以保证行船安全。

(四)左侧船尾向右歪扭。乌江左岸纤道条件较好,船只拉纤上行时,都偏左岸,即右船舷偏河岸行船。厚板船左尾向右歪扭,歪到了船体中线位置。左舷樯高于右舷樯近2米,既防止江心激流冲击后部船体,又防止河浪涌进船舱。更重要的是,右扭高耸、处于船体中线位置的左船尾,正好为沉重的后艄提供了坚实牢固的支撑位置。低矮的右舷樯,又便于小艄的安放。

乌江纤道(图片来源《三峡轮司志》)

(五)无桅无帆无桡。乌江航道复杂、多弯多峡,无法利用风力,船只上行只靠拉纤,不能用帆和桅。下行时,因水流本身较急,只用切条(相当于加长放大的桡)作推进工具。一艘船配4只,其中前舱3只,后舱1只,每只切条由3至5人合力扳动,称为“扳切”。而同样20吨左右载量的“舵笼子”木船,则是一人一桡,需桡13至14只。正因为厚板船适应了乌江的航道条件,所以很长时间里,厚板船是乌江航运的主要船型,“舵笼子”“蛇船”等船型只占小部分。只有厚板船才能从涪陵段航行到酉阳龚滩段,其他无论是人力船还是轮船都只能走到彭水段。

乌江厚板船的历史档案梳理

乌江厚板船经历了多次发展。在《同治重修涪州志》卷一《舆地志·山川》对乌江险滩“边滩”的记载中,这样描述乌江及乌江航船:“涪陵江(乌江)自边滩迤南,水急滩险。舟用厚木板,左偏其尾,两梢,不设柁,取转侧灵便,谓之厚板船。”

在《民国续修涪州志》卷二《疆域志二·山川一》中,对厚板船则有更详细的记载:“舟用厚木板,左偏其尾。掌舵立于船顶,以巨桨作舵,长几等于船,取眺望远而折灵便。其船谓之厚板船。”

1929年,乌江有厚板船160只,蛇船40只。

1937年出版的《涪陵经济调查》记载,乌江共有厚板船120只,行驶涪陵与龚滩间。舵笼子船50只,行驶涪彭之间为多。蛇船共30只。据《盐政实录》记载,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到三十五年(1946年),行驶于涪陵与龚滩间的厚板船有20帮,共160只,每帮可运盐3000余担。

1951年上半年,乌江有厚板船63只。

1951年11月,乌江涪陵至龚滩段剩厚板船40只。

1956年仅剩16只。

厚板船兴于乌江航道,也亡于乌江航道。

光绪三年(1877年)时,为便于川盐入黔,四川总督丁保桢组织整治航道,历时三年,耗银二万余两,疏通鸡子、武隆、鹿角沱等险滩50多处。

1938年,由于抗战需要,国民政府在涪陵成立乌江工程局(次年迁至彭水),办理涪陵至贵州思南段航道整治工程,历时七年,耗资450万元,整治险滩74处,炸礁近15万立方米,建龚滩及潮砥驳道两处,设置羊角碛等绞关19座,涪陵至龚滩往返航程由原来的五六十天缩短为三十余天。

1952年至1984年,先后对乌江航道进行了6次大规模整治,投资1207万元,开凿木船纤道19.08公里,整治碍航滩险204处,炸礁32.93万立方米,逐渐将"天险"变成了通途,阻隔川黔两省直接通航的龚滩也被打通。舵笼子及越来越多的轮船在乌江上越走越远,而厚板船因造船耗料多、船身笨重、拉纤吃力、载量小、速度慢、保养维修间隔时间短,驾长执艄操作不安全等这些缺点,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厚板船的地位慢慢被“舵笼子”,以及轮船所取代。1964年,涪陵最后一艘厚板船被拆除。

乌江厚板船的社会价值

(一)促进商贸交流。厚板船作为乌江流域的主要运输工具,承担着物资运输和商品贸易的重要任务,促进了地区之间的商贸交流和经济发展。据《涪陵经济调查》记载,厚板船一般载量3.5万斤到3.6万斤,航行于涪陵到龚滩,上行装运食盐,下行装运桐油等山货。

左尾歪扭到船体中线的厚板船(摄影:余涛)

(二)带动沿线居民就业。厚板船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船工、纤夫。据史料记载,厚板船每船船工21人,其中纤工16人。上行时,以8船为一帮,结伴同行。通过险滩时,必须集中8只船的纤工,共128人,一船一船拉滩上行,谓之“换䑸拉滩”。在通过大险滩,如当时落差6.76米,流速可达6.5米/秒的羊角滩时,还要先在滩下卸下货物,空船才能拉过滩。如果靠“换䑸”还不行,就得再增加当地滩工。羊角滩所在的羊角镇因此有了这样一个滩工行业,最兴旺时有专业滩工100来人。1948年,盐运船工纤工有13队,共计2000余人。

(三)传承地域文化。厚板船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乌江流域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特色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研究乌江流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素材。

独特的饮食文化。过去船工们在航行途中会制作“连锅闹儿”,这是水手常用的“大杂烩”烹饪方式,也被认为是火锅的前身。大家把各自带来的食物合汤合水倒在铁鼎罐中煮成滚烫的一大锅,一起分享。此外,像“扯冷疙豆儿”这种船工喝酒的方式,也反映出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

独特的语言文化。围绕厚板船产生了一些特定的称谓和“言子儿”。如船工被统称为“桡夫子”,在一些支流小河里,也叫“船拐子”“船板凳儿”“扯船子”等。而“扎雾”“扎水”“扎沙”等词形象地描述了乌江的自然现象和行船时的应对措施。这些独特的语言词汇进一步丰富了地域文化的表达。

独特的船工文化。在长期的航运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船工文化。如扳切号子,其节奏明快,号工领唱,每唱一句,船工们应答两次,应答和声婉转悠扬、令人振奋。又如推桡号子,领唱多用“咳哟哦咳哟”之类词语,应答则多以“哦也哦呵”之类词语。还有拉纤号子,一步一喊,号工领唱拽伸(涪陵方言念“dai cen”)“啰……”,纤夫便按照自己的脚步和声道“也,也,哟,也……”听起来像一部连续不断,此起彼伏的男声多重唱。

厚板船作为乌江流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乌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它曾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着物资运输、人员往来等功能。随着时代发展,厚板船逐渐被淘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加强对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让后人了解和感受过去的岁月,领略乌江厚板船的独特魅力。


文章作者:邱娜、余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