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独钓中原一座城

日期:2025-03-18

距今700多年的南宋末年,在合川城区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处的钓鱼山上,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震惊中外的著名战争——钓鱼城之战。这场战争从宋淳祐三年(1243年)筑城到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开城投降,合州军民历经大小战役10余次、战斗200余场,在2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抵御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蒙(元)精锐之师,直接使蒙古汗国第四任大汗蒙哥战死城下。

1251年,蒙哥继汗位,命三弟旭烈兀远征西域,留四弟阿里不哥驻守哈拉和林看管蒙古本土,自己则亲率大军,与二弟忽必烈、大将兀良合台兵分三路南下伐宋。合川,正是他顺嘉陵江南下入渝,会同大理的兀良合台、湖北的忽必烈沿长江水路进攻南宋都城临安的重要战略节点。

面对早已蠢蠢欲动的蒙古铁骑,宋淳祐三年(1243年),四川制置使兼重庆府知府余玠采纳播州(今贵州遵义)贤士冉琎、冉璞兄弟建议,在三江汇合要冲的钓鱼山上修筑钓鱼城,作为合州治所和驻军之地。后经三次加筑,建成沿山顶一周且直贯嘉陵江心的石砌城墙十六里许,铸就了“云梯不可接、炮矢不可至”的铜墙铁壁。全城凿有“天池”数十口、水井上百眼,供军民饮水、耕种需要。从1243年到1279年,钓鱼城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等率领下,“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一面屯兵积粮,一面抵御外敌。

宋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大军沿嘉陵江进逼重庆,被阻于钓鱼城下。蒙哥率军入川以来,沿途所经各山寨城堡,多因南宋守将投降而轻易得手。但在钓鱼城,他遭遇了顽强抵抗。蒙哥派南宋降臣晋国宝前去招降,被守将王坚斩于城内。使者被杀,蒙哥倍感羞辱,决心用武力征服钓鱼城。次年(1259年)二月,蒙哥率领包括亲王、皇子、都元帅等近120名主要战将、共20余万大军亲征钓鱼城。这一战,从二月直到五月,蒙军屡攻钓鱼城,始终不能得手,反而折损了御前翻译买哥、前锋将马塔儿沙、万户海都、都总帅汪德臣等大将。而钓鱼城尽管被数十万蒙军围攻数月之久,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昂扬。

到了七月,蒙哥决定对钓鱼城发动总攻,亲自到钓鱼城东新门外脑顶坪督战。其行踪被钓鱼城守军发现,守将王坚指挥兵士在东新门架起抛石机,趁蒙哥登上瞭望塔观察城中防御情况之际,发炮轰击。蒙哥“为炮风所伤”,退至30里外的温泉寺,不治身亡。

蒙哥死后,钓鱼城保卫战并未随之结束。坐稳汗位的忽必烈改国号为元,调集精兵强将、仍然持续与宋军在钓鱼城进行殊死攻防。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在重庆失守、连年大旱又“王命不通”的情形下,钓鱼城最后一任守将王立以“不杀城中一人”的条件与元朝廷议和,开城投降。此时,整个中原除了钓鱼城,已尽为元朝疆土。

岁月悠悠,浩气长存。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合州人民为颂扬钓鱼城军民长期浴血奋战、延续南宋社稷的伟大功绩,建造“独钓中原”石坊以记,坊额系明万历年间陕西布政使、合州人李作舟题写。“独钓中原”四字,将钓鱼城独撑西南、力挽宋室的中流砥柱形象表达得淋漓尽致。钓鱼城军民众志成城的抗争故事、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范,至今流传于三江大地。

从王坚击毙蒙哥到王立开城降元,钓鱼城军民又浴血奋战了20年,其事迹精神可歌可泣。明弘治七年(1494年),合州人王玺建“王张祠”,开始奉祀王坚、张珏;清合州知州王采珍加立余玠、王坚、张珏、冉琎、冉璞五人牌位祭祀,改名“忠义祠”;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合州知州陈大文以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宁屈一己保全宋室遗民,“实有再造之恩,亦应享民之祀”为由,加祀了三人牌位,并改名为“功德祠”;清光绪七年(1881年),合州知州华国英怒斥王立“为宋之叛臣,元之降人”,将王立牌位移出祠外,李德辉与熊耳夫人牌位移祀另室,恢复“忠义祠”原名,只祀余玠五人。其实,无论胜败,钓鱼城守将救万民于水火、救国家于危亡的精神都值得歌颂与景仰。

700多年后,钓鱼城已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目前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项目”。在钓鱼城上现存有总长8公里的城垣、8座城门,以及炮台、栈道等南宋军事及生活设施遗址;有远古遗迹钓鱼台、唐代悬空卧佛等名胜古迹;有“峰顶白云、嘉陵萦带、天池夜月、古洞流泉、沙滩响雨、赤壁文光、东谷晴霞、西市晚烟”等鱼山八景;还有文天祥、郭沫若等历代名家的吟咏。这些吟咏,有盛赞守城的“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陈毅《登钓鱼城口占》,也有痛斥降元的“贰臣妖妇同祠宇,遗恨分明未可平”(郭沫若《钓鱼城仿古》。他们各据崖壁、兼容并蓄,述说着三江之滨、古钓鱼城的悠久故事。


文章摘编自:《长嘉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