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重庆历史文化> 人文巴渝

陶行知提案点燃志愿兵火种:北碚首燃全国抗战参军热

日期:2025-08-27

为辅助《兵役法》的实施,国民政府于1936年8月发布了《兵役法施行暂行条例》,其中第十七条规定“志愿常备兵,在自治未完成之区域施行之,称为募兵”,并对募兵的相关程序进行了规定。虽然各地有志之士自动投效者不少,但由于此时募兵制仅为《兵役法》中的一条规定,招募志愿兵的方法还未普及,也未在各管区内真正推行

重庆发起志愿兵运动的时间,早于国民政府军政部正式施行《管区募集志愿兵办法》。这其中,得益于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陶行知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号,以及卢作孚、卢子英主持下北碚实验区的鼎力支持。他们的行为极大地鼓舞了重庆民众的爱国热情。1938年10月28日,陶行知在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提出《建立志愿兵区以补兵役法之不足案》,指出:“我们要想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必须采用志愿兵制。”

该提案提出志愿兵制的实施办法:

一、省主席以下之地方长官,得拟具计划,呈请军事主管机关核准,划分其直辖某某地方为一志愿兵区。

二、志愿兵区依照兵役法举行壮丁登记。

三、志愿兵区依照兵役法摊派兵额。

四、志愿兵区每期所出壮丁,以自愿或推举定之。出征者感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自动地志愿入伍。民众信仰某人有保国卫民之能力,愿以光荣之责任托付给他,故推举他出征。

五、志愿兵区之组织由主管者拟订,呈准上级长官施行之。

六、志愿兵区全体人民,共同负担壮丁家属出征时期之补助及伤亡抚恤费,其办法由各区自订,呈准上级长官施行之。

七、志愿兵区条件完备,得在区内举行训练。

八、壮丁训练除军事外,应特别注重培养民族意识之政治教育。

九、上述政治教育,应从登记壮丁未开始之前,继续不断贯彻于全区一般男女老幼的心之深处,使大家知道抗战到底,为中国唯一生路志愿及被推出征者,实负有保国卫民之重大而光荣的使命。

陶行知的提案最终获得大会通过。后经兵役会议讨论决定,国民政府正式颁布《管区募集志愿兵办法》。该办法规定:各军师团管区募集志愿兵除自行编制外,得命令所属县政府办理之;募集志愿兵以区县为基本单位,布告爱国青年自动应征,由在乡军官或地方士绅配合募集。该办法还对志愿兵募集、 编训做了程序上的规定,就军官任用以及募集者和应征者如何奖励进行了相应说明。

1939年9月,陶行知等又向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提交《扩大壮丁志愿应征入伍运动以增加抗战力量案》,希望由志愿入伍者,对青年现身说法;由志愿入伍者之父母妻子,对壮丁家属现身说法;让前线归来战士现身说法;动员学生长期在固定村庄宣传;举办战利品之展览;组织抗战话剧歌咏。强调优待军人家属的政策兑现,举行志愿月捐以配合志愿兵役。对于志愿应征的壮丁,应征时开盛大欢迎会,入伍时开盛大欢送会。组织应征志愿兵在关庙或岳庙宣誓,向其家庭赠送“光荣之家”门牌等方式进一步宣传、募集志愿兵。同时建议军政部、政治部、军训部,应联合兵役协会及其他推进兵役团体,共同促成壮丁应征入伍运动,以配合征兵之需要而增加抗战之力量。在有识之士的倡议下,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形成了当兵抗日的热潮。

重庆作为战时首都,积极响应志愿兵运动的开展,而1939年北碚的志愿兵运动最具代表性,“军委会政治部以之作为号召全国各地鼓舞从军之宣传资料,并誉为全国第一”。1939年初陶行知来到北碚提倡募集志愿兵,得到三峡试验区的大力支持,邀请其在北碚成立晓庄研究所专门进行兵役宣传的研究。同年4月,陶行知联络当时被誉为“游击队之母”的赵老太太(赵洪文国)到北碚现身说法,“群情感动,此次与会者数百人,皆受赵母之感召”。赵老太太的现身说法和区署举办的抗战宣传共同作用,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从军的气氛逐渐浓厚起来。4月22、23日的扩大宣传极大激发了民众们的参军热情,形成了峡区志愿从军的热潮,到4月25日宣传结束时,已有121人报名,第二天又陡增至223人。七八天后,自愿报名从军者已达600人,后经体检选拔,第一批志愿兵为267人。

为补充兵员征集、壮丁招募之不足,吸收爱国抗日青年,1939年8月,军政部又颁布了《管区募集志愿兵办法》。规定各军师团管区募集志愿兵,在未设兵役管区的地方,准许各部队自行募集志愿兵作为补充兵。前方各个战区也都酌情设立了募兵处,办理募兵事宜。除自行洽编外,并得命令所属县政府,由爱国青年或委托在乡军官,或地方士绅募集之。募集之志愿兵,须听从调遣,其体格须合于身体检查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上,35岁以下之健全壮丁,方为合格。对特种兵,规定特种部队技术士兵缺额,允许其自行招募,但事先须报军政部核准,通饬地方机关协办。经过两个月的募集,核准点验的志愿兵就达10万人

随着志愿兵募集工作的开展,现实中出现不少弊端。1940年3月20日,国民政府兵役会议决议,从4月起停止志愿兵招募。9月,国民政府募集志愿兵办法废止。自1939年4月至1940年9月,为期1年半,国民政府共招募志愿兵团79个营,23个连,10个补充兵团,共约20万人

资料来源:《重庆抗日战争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