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组秘书长冀祥德同志一行来渝调研指导工作

2019年5月27日至31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冀祥德同志和中指组信息处处长、方志处负责人杨海峰,年鉴处处长刘永强一行3人来渝调研指导我市地方志工作。28日上午,冀祥德出席重庆市区县地方志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培训班,致辞并作了专题讲座;下午听取了调研座谈会代表发言,并作了讲话;晚上参加了屈谦副市长主持的工作会见及便餐。29日全天赶赴南川区调研,与区委书记丁中平同志、区长张兴益同志会见并交换了意见,副区长康平同志及区党史方志办主任周平同志全程陪同。30日全天在江津区调研,区委副书记邹云生同志及区档案馆馆长李勤义同志全程陪同。31日来到重庆市志办调研,走访了各处室,并与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座谈,讲话并提出要求。
冀祥德秘书长此行调研的主题:一是重庆市地方志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的情况,以及落实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地方志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培训班精神;二是督促检查“两全目标”(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全部出版;地方综合年鉴由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推进情况;三是分析研究机构改革后地方志系统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等。在调研期间,他对近年来重庆地方志工作取得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对全市地方志系统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表示满意,对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感到欣慰,并对各区县普遍关心的改革后地方志机构名称、设置、职能问题,志鉴出版中书号紧张问题,志鉴编写中的稿酬问题,加强地方志系统干部培训问题,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地方志工作支持力度问题等,一一作了回应。
调研中,冀祥德秘书长反复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切实加强党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地方志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彻底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承担起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使命,确保地方志“官书”地位。
二是围绕中心、服从大局,推动新时代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重庆市志办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谋划、认真调研,提出“三个围绕,三个服务”(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围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提高文化自信,服务人民文化生活需要)的工作思路很有针对性,工作卓有成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持续用力,加快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为重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是突出重点,补齐短板,统筹兼顾,力争早日使重庆地方志工作赶上全国先进水平。“两全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规定的任务,是地方志工作的重中之重。重庆目前的进展良好,但决不能松懈,一定要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并努力提高志鉴编写质量。重庆的地方志立法、规划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要加快步伐,希望今后在总结全国地方志工作中的地方志法治化建设和依法治志时,不要再出现“除重庆外”这样的字眼。重庆的方志馆建设总体上也是个短板,要加大力度。方志馆是地方志系统的“一亩三分地”,要给予高度重视。近些年来,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中指组和中指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出“十大工程”,即: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志书出版资助工程、中国志书精品工程、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全国地方志“一体两翼”用志工程、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方志馆研究建设及全国地方志专业出版基地建设工程、中国地方志学刊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中国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工程等。重庆要积极争取,中指办将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名镇、名村、名山、名水等特色志书方面,重庆可做的工作很多,主要是要在“名”、“特”上多下功夫。同时,统筹兼顾,推进地方志“十业并举”。
四是希望重庆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地方志事业发展。地方志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历来是“守土者之责”。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一般说来只有三件大事:收税、判案、修志。当今社会,各方面形势变化很大,但各级党委政府及方志部门“修志问道”的使命担当没有变化。既要服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大局,又要确保机构改革后重庆地方志系统“一纳入、八到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不发生变化,即把地方志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地方各级政府工作任务,做到“认识、领导、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规划、工作”到位。要认真研究解决机构改革后地方志系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做到机构不丢、队伍不散、人心不乱、工作不断线。地方志系统工作人员要振奋精神,加强学习,转变作风,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另外,冀祥德秘书长在与屈谦副市长交换意见时指出:要确保“两全目标”如期完成;要加快补齐地方志立法、方志馆建设等短板,今年重庆市计划出台的《关于加快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意见》,要尽量提高发文规格。
在南川调研时,冀祥德明确要求加快编纂《金佛山志》,可同时编写中文版、英文版及其他外文版本,力争进入“全国第一批名山志”行列,与泰山、黄山等并列,助力南川区乃至全市的旅游文化事业发展。他对南川区地方志工作作了亲笔批示:“南川区地方志在市地方志办公室、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把握地方志讲政治的坚定立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特别是在立足南川,做活做热地方志工作方面成绩突出。希望抓住机遇,争取更大贡献。冀祥德,2019年5月29日”。
在江津调研时,冀祥德对《江津地理》进入中小学课堂表示肯定,认为这是一项使地方志真正进学校的举措,与吉林省延边市编写地方志“三字经”一样,在全国属于首创。就此可以专门向中指办报个简报。同时,要求加快编写《中山镇志》,力争进入“全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指办拟在江津区举办一届全国性的“名镇论坛”和“全国名镇志”发行仪式,并负责全部经费,希望区委、区政府支持。中指办正在谋划将地方史工作纳入地方志工作范围内,江津区如果有条件,可考虑作为一个试点单位。
在重庆市志办调研座谈时,冀祥德说:“重庆地方志工作过去有欠账,存在‘小马拉大车’情况,现在有很大变化。关键是调子找准了,‘三个围绕,三个服务’的思路对头,补齐了不少短板,尤其是‘两全目标’完成情况,在全国前十名以内,难能可贵。我代表中指组和中指办表示感谢和慰问。史志工作在各级党政领导工作安排中越来越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修志是一件相当‘得志’的事情,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善政。领导重视地方志工作,是有文化的表现,是有远见的表现。”他同时分析了当前全国地方志工作面临的形势,展望了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鼓励重庆地方志系统的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勇于担责,扎实工作,争取有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