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方志大讲堂开讲 来听听重庆那些老故事

日期:2025-04-18

“解放碑下面究竟有没有宝藏”“美国总统罗斯福给重庆人民的那封信去了哪儿”“你所不知道的重庆谈判”......

4月2日,由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重庆日报,共同推出的大型公益活动——“重庆方志大讲堂暨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微视频”(以下简称“大讲堂”)宣传活动正式启幕,“大讲堂”以《方志大讲堂》《抗战时期的重庆》为主题,将持续到年底。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勇讲重庆故事

“大讲堂”启动后,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勇进行第一讲,直播间内,周勇通过三个故事,娓娓讲述着那些你所不熟知的重庆故事。

“为凝聚抗战意志,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现在的解放碑步行街上建了一座‘精神堡垒’,展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之精神。1940年,日本轰炸重庆,为防止精神堡垒被炸毁,将其涂成灰黑色,但最后整个建筑还是被炸毁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决定在此地原址上建一座纪功碑来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

重庆解放后,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同志亲笔题写新碑文。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因此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解放碑,它是全中国唯一既纪念抗战胜利又纪念全中国解放的纪念碑。”直播间内,周勇讲述到。

那么,解放碑下面究竟有什么?周勇讲述到,解放碑下面埋藏的是一根纪念钢管。以期在若干年后,可能在此管内找到当时的文化元素。

抗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为重庆人民的抗战精神写了一封给重庆人民的纪念状,1944年6月由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带来中国。

周勇讲到,当时文献记录,这个纪念状由罗斯福总统亲笔签名,这件珍贵文物后来去了哪儿?周勇称,关于它的去向,至今是个谜。

重庆谈判的故事,你听过几个版本?“毛泽东主席和蒋介石在1945年8月29日清晨偶遇,坐在一张石桌旁边开始了会谈。这完全是误传......”周勇讲到,1945年8月28日到重庆谈判时,一桌两凳的这个场景,是1985年拍摄电影里的场景,只是文艺创作手法,并不是史实。

整场宣讲细节满满,让人记忆深刻,周勇用三个鲜为人知的重庆故事,开启了“重庆方志大讲堂暨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微视频”公益大讲堂。重庆市地方志学会常务副会长殷智表示,后续将期待更多专家学者加入“大讲堂”,通过丰富的档案、史料,为广大网友带来更多精彩的重庆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005393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503450号

库存书目
查询系统
政务微信